第177章 丶郭嘉与法正。-《三国之星命》
第(3/3)页
反观法孝直,与孟达入蜀后,法正被任为新都令。差不多到十年后,法正的职位只是军议校尉,十年时间升了这么一点,确实是不被重用。学者世家出身,自小又见识了不少战乱的法少爷,几乎在益州憋了十年,肯定会有怨气吧。
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法正一开始辞让,后来不得已只好前往。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
陈寿将法正比作曹营两个人,程昱和郭嘉,这两个人正好偏向的专精很明确。虽然我猜陈寿把他们仨比较的原因是这三个家伙人缘都太次……程昱偏于战术,郭嘉偏于战略。荀攸也是更专精战术,荀彧则多着眼于战略的布置。最大的区别就是,战术家必须亲冒矢石,督军前线。战略家则要陪伴主君左右,剖析利弊取舍。法正也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但他点的应该是战术天赋专精。
当时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蜀郡下辖成都县),在内仍然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也是有一些黑法正的人抓着法正黑的理由,恩怨分明在政治上总是有些差人一筹的感觉。
因为法正的策谋,不只是刘备做不到,而且是想不到——因为法正的计策,带有极强的现实意味,果决狠辣,判断精准,带有贾诩的黑暗和郭嘉的灵感,或者说刘备和法正的契合度没有郭嘉高一些,不过法正为刘备谋夺下来的那一波益州真的是最辉煌的时候。
所以刘毅让郭嘉带着法正也是有些考虑的,毕竟两个战术谋略的在一起,起码能互相商讨进步。
法正默默的走到郭嘉的身后,刘毅既然说要自己跟着郭嘉,那就跟着吧,不过相对而言,自己更多刘毅比较感兴趣,毕竟那种大势上的谋略让法正对刘毅很感兴趣。
“子昂,我还是住你家吗”,法正疑惑的开口问道,不知道是不是要在刘毅家继续住下去。
“嗯,住在我家吧,等有院落了再单独分配给你一个院落,不过估计要有一段时间了”,刘毅笑着说道,反正现在法正是孤家寡人一个,和刘毅住在一个院落也没什么,等法正有家室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单独的院落了。
“子昂,青州书院那边你还不过去看看,估计士子都在那边了”,贾诩疑惑的问道,这青州书院昨天就说今天就安排,刘毅应该今天就过去了啊,怎么还来政务厅。
“主要先让孝直过来认认人,青州书院那边等会就过去,不急”,刘毅笑着说道,青州书院门口人堆积的越多越好,那样才会有震撼力,要知道青州书院招收的是青州本地的学子,只有名气到位了,才会有学子来。
“那好吧,等会就过去吧,这一次为青州书院造势这么久,希望能吸引几个名流大家来吧”,戏志才轻声一叹,连刘备的寿辰都拿来为青州书院造势了,就看这一天了,冲击世家的利器,如果不成,真的要等下次机会了。
“希望吧”,刘毅也一脸希翼,那些教书的大家学术界的大佬,真的是很自由,在青州好像就有一位,不知道能不能吸引他过来。
贾诩也有些沉默,这种东西真不是靠谋划能决定的,毕竟人家愿不愿意来全看人家的心情,青州这边只能造势保证人家听得到这个消息,人家不愿意来也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有孔融的名头,再加上青州这一段时间的大动作,怎么也不可能吸引不来一个的大家。
不过现在天下的大儒好像没有多少了,蔡邕已经死在长安牢狱里了,卢值不知所踪。如果卢值在青州的话,真的是就好办了,卢值的家族千百年来赫赫有名,即范阳卢氏,从卢氏出来的大名人数不胜数,每说一个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乃至六祖惠能,而且卢植的后代多出儒士,从三国时的卢毓到宋代的卢多逊,卢家有22人做过宰相,中唐时更是出了8位卢家宰相,令人叹为观止。值得一提的是,卢氏有一脉迁往如今的韩国,如今已繁衍30万人,其中最着名的人物就是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和卢武铉。据卢泰愚家谱记载,他的祖先卢穗来自中国唐朝,当年为避灾远离家乡来到朝鲜。现在韩国有三十万卢氏人,皆是范阳卢氏后人卢穗的后代。刘毅刘备的老师也就是卢值,如果卢值能在青州书院教学,那以后几十年的青州书院都会是天下士子向往的楷模。
“子昂,书卷到位了吗,也没见那些加工的工人吧”,郭嘉疑惑的问道,他这天天去刘毅家的人都没有见到过工人,也不知道藏到哪去了。
“没在我家,放到城外了”,刘毅笑着说道,制造这么多的书本,怎么可能还在家里啊,也没有这么多的地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