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二 钱币流通-《逆宋》
第(2/3)页
“林彦升、张齐贤听旨。”
“臣在。”
“此次开凿运河,工部为总监理,一应事务听从林彦升差遣。”
“开凿运河乃募役法第一次大规模实施,张齐贤现场监督,不得克扣服役民工薪俸。”
“臣等遵旨。”
散朝之后,柴宗训急忙给幽州杨延平去了一封密旨,严格管控幽州城田土买卖,大宗田土交易须得官府同意,一律不许朝臣在幽州采买田土。
工部迅速开始运转起来,皇上旨意以关税为抵押,从银行贷款,没想到这笔款子却被赵德昭给拒绝。
林彦升不敢做声,张齐贤当即告了御状,柴宗训忙召来赵德昭。
“小赵,工部手续齐全,且有抵押,你为何要否了林彦升的贷款?”
“回皇上,”赵德昭说到:“国库还有从豪强世家抄回来没用完的银子,除供应造作局外,结余仍能供应此次开凿运河。”
“朕当然知道国库有银子,”柴宗训说到:“之所以借贷,一是帮助银行盈利,二是以此来刺激经济。”
“刺激经济?”这个时候的经济,乃是经世济国之意,和钱的关系不大,赵德昭疑惑到:“敢问皇上,如何刺激?臣只知道,银行已做好来年预算,若突然增加贷款,须重新加印纸币。这纸币并无银两作为抵押,是凭空多出来的。”
“任何事务,只要凭空多出来,便会贬值,钱币贬值,老百姓必怨声载道,实非社稷之福。”
“哟,”柴宗训笑到:“小赵俨然一副深谙钱币之道的样子。没错,朕的确有意让钱币贬值,不过贬值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意在提醒老百姓,有钱须尽快消费投资,否则钱币存银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消费?投资?”赵德昭如坠云雾里:“这些是什么?”
柴宗训说到:“看来朕得先教你一个鸡地屁的概念。”
“打个比喻,你是个绸缎商,朕拿一元钱买了你的绸缎,随后你将这一元存入银行,这一元钱就展现了他的价值,是不是?”
赵德昭懵懵懂懂的点头。
柴宗训接着说到:“还是接着方才,朕拿一元钱买了你的绸缎,你知道这一元钱到明年可能只能当九毛使用,所以你干脆将这一元钱拿出去置了地,卖地给你的人也知道一元到明年只剩九毛,便用这一元建了房子。”
“替他建房的工匠拿到这一元后,去铁匠铺买了来年所需的工具,铁匠得了钱,换成酒喝,酒保拿到钱换了米粮,粮商要为明年采买积蓄本钱,所以将钱存进了银行。”
“你且算一算,钱还是一元,却创造了多少价值?绸缎、置地、工匠、铁匠、酒保、粮商,一元变成了六元。”
赵德昭一副发现神迹的模样,瞪大眼睛到:“照此说来,倘是银行里有一万银子,岂非能贷出六万来?因为这些钱反正最终还是要回到银行。”
“挺聪明的嘛,一点就透。”柴宗训笑到:“如果钱币流通得更多,可变的倍数也将更多。经济流通之后,出于实际需要,也会有更多的创造发明出来,不管是用之于兵,还是用之于民,都能使社稷永葆强盛。”
“不过此法不可长久,倘遇上天灾,借贷出去的钱还不回来,又得加印新钱,造成钱币进一步贬值,必激起民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