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丞相为百官之首,算是仕途到头,一年不过七百两,阁下可知,桃源县学学子,最差的每月津贴也不低于百两!” 陈朗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完全没看到林浩疯狂使眼色。 言外之意,压根看不上那点银子。 朱棣脸色顿时黑到极点,看向林浩。 你丫的有钱了不起,一个县学学子,一年津贴,比当朝丞相俸禄都要高,所谓何意? 林浩对于县学学子,一向大度,毕竟他们才是桃源的未来。 每年给县学学子拨下的津贴都高达百万两,没办法,就是有钱任性。 “就算对入朝为官不感兴趣,那可曾听过翰林学府,天下学子最高的殿堂。” 朱棣接着问道。 “区区翰林学府,连桃源县学蒙学所都比不上,有何值得称道?” 陈朗依旧冷笑道。 林浩恨不得一刀捅死这小子,生怕自个活太久这是。 朱高煦在一旁强忍着笑意,父皇这还是生平头一遭被人嘲讽。 发觉自己当真是爱上桃源,这儿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大言不惭,那我来考考你,翰林学府入学之题。” 朱棣简直要被气到吐血,却又不好发作。 “但说无妨。” 陈朗双手附在胸前,眼神中尽是自信。 “听好了,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朱棣眼神中带着一抹戏虐之色,仿佛已经看到陈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场景。 雉兔同笼问题,在翰林学府也只有祭酒一人能够做出。 而翰林院祭酒,可称之为大明最聪慧之人。 “雉二十三只,兔十二只。” 陈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朱棣顿时楞在原地,脸色异常难看:“不可能,就算能算出,也绝不可能如此之快,你一定是做过这题。” “大叔,真不是我说你,雉兔同笼,你随便桃源街头拉个孩童都能解出,小孩你过来。” 陈朗朝着一旁围观的妇女手中抱着的孩童招了招手。 妇女连忙将小孩放下。 陈朗将雉兔同笼问题复述一遍。 朱棣内心万般不屑,孩童不过五六岁,倘若也能做出来,那翰林院学子,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去算了。 孩童略微思索:“大人,可用金鸡独立法,让每只鸡都一只脚站立着,每只兔都用两只后脚站立着,那么地上的总脚数是原来的一半,就是十九只,鸡的脚数与头数相同,兔的脚数是兔的两倍。” 朱棣细细思索着,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雉兔同笼问题,迎刃而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