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韩国之飓风偶像》


    第(2/3)页

    “哦,这个我知道,据说是每位工程师都能参加的头脑风暴会议,是吗?”

    “是的,会上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的点子,只要一个人能说服其他人同意他的想法,陪他做下去,我们就支持他们成立一个开发小组。现在这个会议已经开过两次,上帝啊,我从来不知道那些整天抠着脚丫子的家伙居然有那么多奇思妙想。所以我们的产品是不缺的,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能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安在开发的环节中,就扮演检验的角色,比如Nes.Feed,事实上,它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个非常致命的缺陷。”

    “哦?”约翰惊讶地瞪大眼。

    安俊赫和扎克伯格相视一笑,随后安俊赫摊摊手:“他们当时忽略了用户的要求,Nes.Feed功能最开始没有隐私控制。”

    “Holy……”约翰勉强控制着自己的惊叹,所谓隐私控制,他自然是知道的,实际上所有关注Facebook开放的人,都相当了解这个小东西,它在Nes.Feed上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框,但在现在,却被媒体评价为“最聪明的小功能”。

    有相关文章分析,Facebook和Nes.Feed最终成功突破用户的抵制,就源于这个小功能,它允许用户将一部分不愿意展示的动态消息屏蔽——可是这个“一部分”的范围相当小,几乎没有影响到Nes.Feed的“开放”理念,但就是它,让用户最终接纳了暴露自己隐私的行为。

    《纽约时报》说:它让用户有借口催眠自己,告诉自己Nes.Feed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它制造了一个将选择权交给用户的假象,并最终令用户心甘情愿地开放自己!

    约翰兴致勃勃地问道:“这个功能是安先生试用后提出的?”

    “是,哈哈哈哈。”扎克伯格大笑,“结果你知道了,就像安说的,他是个合格的用户!”

    ……

    “安俊赫:Nes.Feed并不只是开放功能,它同样可以为Facebook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采访的最后,《圣何塞信使报》表示,“在安的构思中。‘动态消息’比人们认为的更为复杂,他似乎想要通过这个功能,收集用户在信息交互上的意愿数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Facebook员工说,最近一次‘’会议。安确定的主题是内容营销,这似乎标志着,这位天才的年轻CEO,已经在着手准备推动Facebook实现盈利?那么,‘动态消息’又在他心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他会不会像曾经的拉里.佩奇一样,根据人们的搜索习惯。创造出一种类似关键字广告的新广告模式?”

    这份报道,让众多专业性比较强的杂志,对安俊赫产生了兴趣,此前许多人都认为他的口才不错,但在技术方面却非常薄弱,认为Facebook的产品开发一直控制在扎克伯格手里。

    于是很快。安俊赫出现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这家杂志邀请他畅谈Facebook的未来发展。

    “事实上,盈利还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想法。”安俊赫在采访中说,“我一向认为,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是体验,其次才是盈利,只有抓住用户。才能考虑营收!”

    这句话,被《时代周刊》收录,作为最新一期科技版的引导语!

    科技版面的主编,在编者按中说:“安俊赫先生的观点非常务实,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或者说所有科技公司,都有着浮躁的情绪——寻找一个有潜力的项目,把它搭建起来,然后就开始寻找合适的买家转手卖出套现,他们把公司做好。考虑的不是用户使用了有什么感受,不是对互联网有什么发展促进作用,而是怎么赚钱、赚钱、再赚钱!这样的氛围让人感觉很熟悉,想起来了吗?就像世纪初那场科技泡沫!”

    不过,很多硅谷人和华尔街那边的投资者。却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