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诱饵(中)-《重生之跃龙门》
第(2/3)页
当然,大家都不是小人物了,很多事没必要那么直白,估计sohu投资发个公函到沪港集团,对方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很有可能对方还会盛情邀请李家明同志加入董事会,而且推举他为副董事长,借他那个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的光环拉高股价。
名利名利,盛名之下就是大利!
解决了卡在长江口的沪港集团,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sohu能源的煤炭、进口的天然气可以通过沪港浔阳港分装,再经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向华东、华中地区倾销。
这可不是真正的大礼包。
沿海的薪资水平越来越高,那些电子代工企业有些吃不住劲了,汉华是智能手机的霸主,李家明又是汉华的实际控制者,哪不会趁机谋点私利?
“苏伯,您也太小瞧人了。我们和富士康、仁宝、纬创几家大的代工企业谈妥了,由他们来浔阳、赣昌投资建厂,承接我们汉华的订单。我们粗略估计了一下,可能会创造四十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这就需要省府放开工业园区的户籍管制,他们可不想承担那些员工日后的落户、养老问题。”
整个盘子全活了!
饶是久宦海,三位领导都忍不住喜形于色,新增四十万产业工人意味着周边还会产生至少六十万个工作岗位,也将意味着浔阳赣昌城市带的快速成型!
“这个没问题,我们早制定了准入机制,只要在本地工作三年以上、缴纳三年以上社保,任何人都可以在工业园落户,而且禁止搞土地财政。”
对喽,大家的招商优惠政策差不多,企业看重的是物流、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浔阳港的改造可以极大降低物流成本,内地劳动力又足够廉价,加上几大代工企业的入赣,不愁吸引不来投资商;再加上廉价的土地会带来住房的廉价,房产的廉价会让那些外来务工人员轻松地落户成家,然后拉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环,整个经济就盘活了。
当然,李家明也不是活雷锋,给岳父大人及他的领导、同僚送上一份大礼肯定也是有条件的,比如全省的城市煤气管网必须由sohu能源承建、运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