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院美国化-《重生之跃龙门》


    第(2/3)页

    愿赌就要服输,否则还能怎么办,怨天尤人?好在ipod的销量大大超出预计,今年能赚个两三亿,能让人高兴一二。知道了自己的失误无法挽回后,李家明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将精力转移向刚成立的hh研究院。

    这所投资一亿多美元成立的研究院,李家明有意按硅谷程序员的族裔比例招聘员工,努力推动公司的本地化,可事实证明当初杨至远的说法无限接近正确。华裔的技术最好、最能吃苦,也是最不喜欢表现的,反而是那些口音极重的印裔最勇敢,经常比手划脚地跟白人程序员争论问题。

    经过章昭洋、王志栋他们近四年的熏陶,李家明虽然不精通写程序,但能听得懂程序员们争论的问题,也经常点名要那些同胞发表意见。结果又再次证明了杨至远的正确,这些同胞不是没有更好的想法,而是过于中庸不喜欢表现。

    “ming,你错了。你的同胞们不是不喜欢表现,而是他们没把这当成事业,只是当成拿高薪的地方。”

    kyle这种武断的论断,李家明是嗤之以鼻的。国内的教育情况有多残酷?大学未扩招前,全国平均高考升学率只有不到35%,高中升学率又是40%左右,很多地区连小升初都只有60%。除了极少数智商超群的天才外,绝大部分人都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才能考得上名牌大学,能有机会出国留学、工作。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早把这些人的表现欲给磨灭了,习惯了一切都凭成绩说话。等到他们开始工作时,又习惯性地想以工作成绩展示实力,忘记了很多时候做得好不如说得好。

    “或许吧”,kyle耸了耸肩膀,提醒道:“ming,这是美国,想要本地化,就要按美国的规矩来。”

    当然,分公司必须本地化,这是一个战略问题,不能本地化的跨国公司,都难逃失败的结局。然而美国式的管理也不是没问题,有能力的能脱颖而出,但也埋没了不少不善于表现的人才。

    可这没有办法,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管理制度,与国内比起来,美国人这一套还更先进,起码更适用于美国。李家明倒是想在这推行在利方、汉华实行的末位淘汰和任期制,可深入了解后发现根本就行不通。

    在国内,老板觉得员工不合格就可以开了他,只要按法律规定补几个月工资;有些黑心老板甚至连该给人家的工资都不给,就更不要提法律规定的补偿。可在美国,各种法律完备得令人发指,与其辞退一个员工给他丰厚的补偿,还不如找个无关要紧的岗位,让他呆到合同结束。起码闲置他几年,有可能毁了这个人才,以防被竞争者使用。

    “*!”怕boss不了解情况的kyle把利弊解释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爆句粗口,以前当职业经理人的保护伞,如今就成了他和李家明的紧箍咒。

    “ok,这些事我们不提了,继续推行本地化的战略不变。现在,我们商量一下,上次我跟你谈的事。一千亩土地的开发,我找人算了一下,要建成我们希望中的研究院,至少需要十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你有什么建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