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月十九申时,虞夏准时出现在了董府门前。 董家的人也已经准备妥当。 一大群披麻戴孝的董家亲眷整整齐齐地站在大厅里,正中停放着董老太爷的棺木。 虞夏也穿着白色素服,站在门前,对青天上了三炷香。 “家眷开奠!” 棺木的盖子打开一半,露出董老太爷的遗容。 董老爷跟董家两个少爷跪在棺木旁,摆上小碗米饭,还有一碟红糖和一碟豆干。 “父母饲我大,我饲父母老。” 董老爷夹了点饭菜放进董老太爷嘴里,然后又掉转筷头自己吃下一口。随后,出云观的一个和尚手执魂幡在前引路,董老爷捧着香炉跟在后面,再后面则是手里拿着一支点燃的香的其他家眷。 和尚边走边念经,家眷在前,亲友在后,围着走了一圈。 开奠完毕,棺木阖上。虞夏手里拿着一只公鸡,割破它的脖子,将公鸡血绕棺木洒一圈,然后拔了一根鸡毛贴在棺木前端,再用元气封住伤口,把留着一口气的公鸡放在棺木上。 八位孔武有力的壮汉抬起棺木,董老太爷抱着瓦盆走到门前,口中喊着“爹我送你上路了”,然后用左手将瓦盆用力摔碎。 瓦盆摔碎的一瞬间,亲眷们齐齐痛哭。 一行人吹吹打打地从董家出来,仪仗鼓乐在前开道,又有放着旌铭、灵牌和画像的轿子,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微微躬身,手里拿着“戳丧棒”在棺材前拉纤慢慢行走。亲友们则跟在棺材后面,一同往墓穴方向去。 虞夏手里拿着一筐“冥路钱”,边走边撒。经过桥梁庙宇的时候,则点燃香烛,表示过路之意。至于设香案路祭,董家表示能省则省,尽量不要铺张。 说是不铺张,这番阵仗还是比一般百姓家要大,早早就有城里的百姓得知了董老太爷下葬的事跟了过来围观,至于城里的富户们,也都得了消息早早去了扶云山那处败穴等着了。 董家求穴的事沸沸扬扬闹了那么长时间,最后选了一个号称龙经传人的十岁女娃点的穴,这本就是令人匪夷所思之事,偏偏那处还是个败穴,这叫这些人对此次下葬关注了许多。 董大少爷特意为了此事过来问虞夏是否不妥,担心人多眼杂,气息太乱而影响先人魂魄,虞夏却表示不用担心,她早已在棺木上贴了护魂的符,也一直轻念送魂咒语,闲杂人等的驳杂气息产生不了多少影响。 到了墓地,虞夏站到了墓地早已准备好的香案前,点燃了三炷香。 “此间土地,神之最灵。通天彻地,出入幽冥。为我开召,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奏与上清。” 然后让人从坟的前端开始挖掘,直到挖了差不多一丈深的时候,虞夏便让人停了下来。 然后便是立契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