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带着神龙回娘家》


    第(2/3)页

    有的是一个传说涉及多个村庄,如《八龙、文口、紫龙、流常及花园的传说》中的八龙、文口、紫龙、流常、花园;《用错人》里面的塔上、横头、营头、十七户、王钧、朴庄;李洪跑马占地的李迁庄、边村、倘村等。

    有的一个故事诞生几个村庄,如《大战食人蚁》中的几个王滩、《柳林里的战斗》中的三个柳林、四个枣林。

    有的因一个区域环境,产生了多个村庄,如书中远古的太湖,现在已经成为平地,在它的原址上,有了七个以方位和姓氏命名的太湖村。

    由于历史悠久,有的一村已繁沿多村,如书中的曹八龙,如今有了曹、李、孟、王四个八龙村。文口也有了东、西、南三个文口。因为都是自然村落,繁沿的村庄也在统计之内。

    之所以写番外,是因为正文中有些人物与事件出现的很突兀,如任强、白玉凤星、珠宝山。

    任强是穿越的,这个好理解;白玉凤星就有些突兀,因为在远古神话中,根本没有白玉凤星这个名字,珠宝山也是如此,是拾珠在编写《枣强的传说》中虚构出来的。

    还有八龙坛,我们这里确实有八龙坛这个传说,也确实有八龙、文口、紫龙、流常这几个村庄。但八龙坛如何埋进大徐村的沙土岗子上的,就没人解释的清楚了。

    为了解释这些,我便写了番外,让任强穿越到洪荒之中,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来说明八龙坛、珠宝山的来历与存在,证明白玉凤星、龙一的身份。事实上,就是对正文的一个佐证。

    这部作品并不很成功,点击和订阅都很少。我也曾想过放弃,曾经停更十个月。想到自己的初心,想想在棘津州大地上流传的这些优美的传说故事,我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有的朋友对书中的传说故事可能似曾相识。是的,有的传说故事确实流传很广,各地有各地的版本。但本书所采用的,大多是本人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搜集并整理印刷的一个小册子《枣强的传说》里面的故事,只不过丰满细腻了一些。

    《枣强的传说》是一本十来万字的小册子,共有文章三十五篇。除六篇动物故事外,其余的都是本县域的地名传说、人物传说和与本县有关的传说故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