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各种的探测器四面八方而去,各种数据于是四面八方汇总而来—— 10纳米间隙,卡西米尔效应读数约1000千帕; 亚微米尺度,读数还是10个大气压左右,这是地球上卡西米尔效应的边界,超过这尺度效应就不是很明显了,但在这里,似乎才刚刚开始; 微米尺度,还是10个大气压; 忽米,5个大气压…… 丝米,2个大气压…… 丝米尺度,已经是目前型号卡西米尔探测器的最大尺度了,但显然没到这世界的极限; 而10个大气压,则是压力读数的极限,从一开始就是爆表的…… 这世界的微观效应,果然接近甚至达到了宏观尺度。 虽然由于面体关系,体积、重量、能量等参数立方增长;截面积、表面积、阻力等平方增长;越是增大,微观效应肯定越不明显。 但卡西米尔效应从10纳米级来到丝米级,普朗克常数怕不得从-34到-24级? 不要觉得这很小,换另一个单位电子伏特就不算小了,而且这可是世界最小尺度呀! 最小尺度都这么大,那布朗效应…… 掏出其他道具进一步测试,布朗效应果然也大大增强,来到了丝米尺度。 不过更直接的证据还是狭缝。 哪怕经过一再升级,狭缝已经很宽了,而且叶寒觉醒领域,可以进一步扩宽狭缝,即便是这样,叶寒挥舞狭缝半天,愣是一个微粒都没有捕捉到…… 可能性有很多。 比如由于普朗克尺度变大,不确定性变大,这世界的基本微粒体积远超地球,最小的原子都比地球最大的原子更大,超过了狭缝极限; 但这会导致另一个问题——同样体积,微粒变大了,微粒的数量就要变小。 而且这种变小还是立方增长的。 微粒直径增大十倍,数量就会减小一千倍…… 何况自己的狭缝变宽远远不止十倍,已经是数百倍甚至接近千倍了,那数量就得相差数亿倍。 那么少的微粒,能携带足够多的信息,进化出和地球上类似的人类甚至文明社会吗? 科幻作品中,动不动就会有生物放大变小的设定。 但假如基本粒子大小是固定的,携带信息多少是固定的,如此放大缩小导致的信息损失是必须考虑的。 所以蚁人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真的存在,每缩小回复一次,他的信息就会失真一次。次数多了,就会像一张图片被网络上传下载多次一样,充满噪点几乎难以还原。【注一】 所以相比微粒尺度变大,其他可能性也必须要考虑。 比如,是微粒构造不同了,可能根本不是微粒而是其他形式。 同样有量子涨落,有真空能量海,但基本结构有着本质的不同。 也可能这片棋盘之外的空间,世界结构和棋盘中的世界本来就不一样,根本没有多少参照意义…… 反倒是收集数据的工作站终端,上面带的很多软件,主要是程式代码,可以整合写入混沌系统,丰富其中的应用。 叶寒埋头开始忙碌,其他下棋人好奇观望了一阵子,评估他的实力,算计他能做什么…… 过了一阵子,算计的差不多,都摇头笑笑不再看了,专心棋局。 叶寒上天对棋局影响还是蛮大的。 不说别的,单说晋陵,没有了他镇场,立刻就从龙潭虎穴,变回了谁都可以捏几把的软柿子。 虽然小伙伴们也竭力掩盖这件事,上天也不同于淘汰,名字依旧会显示在很多榜单上,但架不住隔天有耳,所有下棋人都知道啊。 把这件事搞得尽人皆知,下棋人甚至不用专门通知,搞事情的时候顺带暗示几句就行了。 于是没过多久,试探性攻击就来了…… 但试探的结果,让除了统系、叶寒之外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