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选举人制度,对抗-《求活在金朝末年》
第(2/3)页
这种方法,比几万,几十万人一起选举,再去统计就要简单多了,一个镇民,不需要跑到县城里去投票。
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可以极大的避免浪费和提高选举率,毕竟你让一个人花一上午时间,去镇中心投个票,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去,但你要是让一个人花几天时间,跑到县城里去投票,那有一大半人都不会去,如果是花半个月时间去府城投票,那估计没人会去。
市和县为平级机构,一个市只管辖自己的市区和一部分郊区的底盘,基本上一个市的管辖面积不会比一个县更大。
为了便于管理,市和县一样,分区管理,分区选举,最后由选举人集中投票。
县,市之上是郡,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地市,陈宪将整个山东分为七个郡,分别是以登州为中心的蓬莱郡,以青岛为为中心的琅琊郡,以潍州为中心的齐郡,以海州为中心的东海郡,以济州为中心的东平郡,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郡。
每个郡管辖数十个县,郡的选举依然采取选举人制度,分为三级选举,先是镇一级选举,然后镇一级的选举人集中在县里进行投票,得出结果后,县里再派选举人去郡城代表一县,或者一市进行投票。
陈宪此番变法一经宣布,举国哗然!
各地官员纷纷上书,一些自付和陈宪关系比较近的官员甚至不顾一切的跑到陈宪在青岛的行在,试图当面劝说他,一些胆大妄为者,甚至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
陈宪当即进入了自己警卫军的驻地中,他之前军改时,选择的警卫军都是年轻的,和各方面瓜葛最少的军官。
陈宪直接躲进警卫军中的行为,倒是吓了各地官员一跳,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将各地官员当作反贼看待了,让官员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各地官员之所以如此群情激愤,实在是陈宪的这种做法,几乎等于是在公开的支持各地的豪商大户。
这些年,在县镇一级,各地的豪商大户利用手里的金钱,已经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权,在各县镇的选举中,陈宪原本的官僚系统虽然靠着以前在官员任命时期掌握的资源,靠着各地学校毕业生的支持,还掌握着大部分主动权,但随着各地的商人富户越来越熟悉游戏规则,他们已经开始在基层政府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特别是督政院,已经成了基层政府的重灾区。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陈宪的官僚们越来越反感督政院的原因,他们无法忍受原本被他们踩在脚下的人,突然之间就能对自己指手画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