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二章:技术扩散,棱堡-《求活在金朝末年》


    第(1/3)页

    第二条线就是工匠。

    陈木大战之后,木华黎重建中都作为自己的老巢,并不是为了安置自己的蒙古骑兵,而是为了安置工匠,蒙古骑兵有帐篷,有草场就行,但汉人的工匠们却不能生活在野地里。

    中都就成了木华黎的匠作中心。

    木华黎将所有投靠蒙古的汉人豪强手下的工匠全都强行征调到中都,将这座废城重新变得热火朝天,将它变成了一座大工场。

    知道木华黎四处征调工匠,陈宪挑选出一批间谍,进行了短期的锻造训练,然后将他们派去华北各地,想办法以铁匠的身份接受华北豪强们的征召。

    这些被华北豪强们征召的铁匠,大多数都被送去了中都,用来完成木华黎交代的任务。

    为了运送情报,陈宪甚至命人组建了一支海盗队伍,在天津附近建了一座私港,名义上出售从海上抢劫山东海商收获的贼赃。

    利用海盗身份做掩护,陈宪又在海岸边占据了一座庄子,组建了一支队伍,混成了河北豪强中的一个,并投靠了蒙古人。

    有了河北豪强的身份,这支海盗就光明正大的建立起了一支商队,向中都城贩卖来自山东的“贼赃”,顺便搜集运输情报。

    通过这些间谍,陈宪对木华黎这一年来所做的事情都能基本掌握。

    在这一年中,木华黎通过高压政策,从征调的工匠中,培养出了数千人的火绳枪匠和火炮铸造匠人。

    这些火枪匠人每天都能给木华黎生产出上百把火绳枪。

    更让陈宪担心的是,木华黎的铸炮匠人竟然开始摸索着用铜铸炮。

    这些年,陈宪对手中的铜炮百般掩护,所有铜炮都要定期被图黑漆。

    但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个时代的生漆在铜上面的附着力本来就不好,火炮开炮,又会让炮管发热,所以一场炮战下来,陈宪铜炮上的生漆往往就掉光了。

    陈宪的大炮都是铜铸造的这个消息,终究还是泄漏出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