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开赴战场的还有杨妙真的三千全能骑兵和一千五百辅兵。 在杨妙真果决的处理了杨家的隐患之后,一方面为了不使人寒心,另一方面,陈宪也不得不承认全能骑兵,确实有他过人之处,所以他同意了杨妙真扩建全能骑兵的提议。 杨妙真以优厚待遇招募山东东路各地精通骑、射,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下练武之人,为了避免之前的叛逃再次发生,她规定,应募者必须有妻儿老小,入军之后,家眷必须统一集中安置,这样一来,就算应募者中有地主豪强子弟,也不用担心。 目前山东的豪强子弟,大都是在陈宪清洗中放弃土地,逃入县城活下来的,和陈宪虽然有仇,但不是血仇,有血仇的,也就是之前和陈宪武装对抗的地主豪强,基本上都被清洗灭族了 所以杨妙真觉得,控制家眷后,这些人还是可用的,。 经过这两年的扩大,杨妙真的全能骑兵已经达到了三千的规模。 原本这三千人都配不齐马匹,只能轮流骑马训练,陈宪打通了辽东商路后,才解决了他们的马匹的问题。 抵达北线之后,陈宪与李石的第一步兵旅,张柏的第二步兵旅合兵一处。 合兵之后,陈宪从自己带来的马步兵中抽调出四个精锐的马步兵营和自己带来的四个轻骑兵营混编。 马步兵是按照步兵编制的,一个营有近千人,而骑兵营只有四百人,陈宪让一个马步兵排(五十多人)一个轻骑兵排(大约二十五人)组成一个侦查小队(这个人数在面对蒙古人的侦查小队时,是处于绝对的人数优势的。)。 四个小队(即一个马步兵连加一个骑兵连)组成一个中队。 因为手中轻骑兵人数不多,陈宪担心自己的轻骑兵被蒙古轻骑压制,将自己变成了战场上的瞎子,所以他很早就进行了马步兵和轻骑兵的联合侦查训练,为此他专门在马步兵当中维持了几个全部配战马的马步兵营。 对于这种联合侦查小队的战术,陈宪也早就进行过反复实验和推演。 联合侦查小队在侦查时,轻骑兵在前方侦查,马步兵在后面埋伏,轻骑兵如果发现敌人侦骑,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往回撤,将对方引诱到后方骑马步兵的埋伏圈中去。 事实证明,陈宪的这个策略相当成功,在双方侦骑相遇的初期,坑了不少蒙古侦骑。 蒙古人侦骑以百户为单位,以牌子头(十户长)为分队,进行侦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