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大圣旁的挑担工-《重生之命当争》


    第(2/3)页

    大危机当中,自然也有大机遇。

    原本的这场大危机,华国是采取投入巨额资金,以进行基础建设为主来刺激内需的方式实现经济回暖增长的。

    这不能说有错,毕竟那个时候,除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式增长,也实在很难有更好、或者更精微的办法。

    但现在,顾松的存在就是告诉他们,至少有那么一些领域,技术含量是有的。资金投入到这些领域,未来的发展结构会更好。

    那么多钱,分一块小份额出来,投入到顾松业已培育出种子的芯片制造、精密仪器制造、新材料、电子制造等实业领域,出来的产品在国际上都是有市场的!

    何况,在国外金融业遭到重创的时候,正是他们产能停滞甚至萎缩的时期。

    基础建设当然还是得投入,不要比例那么夸张就是,不要基本上都流向体制内去了就是。

    于是当保家齐看向顾松这边的时候,他就说道:“刺激内需我赞同,我们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如果需求爆发出来,确实是具备独一无二优势的。但是,如果资金通过土地和廉价劳动力收获的汇报太大,一定会挤占制造业发展的资源和机会。”

    “我想,是不是可以借鉴03年大基金的那种方式,在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再扩大一下扶持规模。”

    他说到这里就停住了嘴。

    两年多以前,保家齐是和他聊过的,知道顾松的意思。

    只是没想到,两年多以后,当变局真的来临的时候,他确实已经在这些产业领域,做到了在世界上也具有竞争力甚至是领先的水平。

    现在,围绕这些领域,还有正在秘而不宣的量子计算机、电动汽车,都是想象力巨大的产业。

    武湖因为一个谜图手机,就刺激了多大规模的产业链?

    保家齐有点犯难,现在这么一看,感觉钱还不够一样。增发货币倒是可以,但是必须把风险控制住啊。

    最怕的就是这么巨量的资金投入进去,本来是为了应对危机,最后却又催生了别的泡沫。

    在枢海的会议室里,讨论一直在继续……

    ……

    顾松参与的事情,层面已经非常高了,高到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是正在炒股什么的,都感知不到刚刚发生了什么。

    简玉书虽然知道顾松在忙什么事,但那些也都与他无关。

    眼下,他只忙着继续执行即将于11月发射的“探月卫星”。

    这一次发射,就有一点关键了。

    关键的点,不在于技术含量什么的。而是经历了西川救灾顾松的大放异彩,现在各方对燧石集团的技术,盯得很眼热。

    这次又不是在燧石岛发射,而是委托给航天科技集团。

    毕竟要往月球走,对火箭推力的要求更高。现在的烛龙1号,本来就不是为这样的任务设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