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大师傅,来折腾精度吧-《重生之命当争》


    第(2/3)页

    几十片各种规格的镜片,每一片都得用高纯度透光材料进行高质量抛光,镜片表面稍微有一点曲度不对,或者镜片里的杂质产生衍射折射不对,再聚焦后的图像缺陷会成倍放大。

    且不说对镜片材质和加工精度的事,这玩意,采用传统的方式,不论镜头数量如何堆叠、如何搭配,都难以达到浸润式光刻所需要的孔径。

    但折反式投影物镜,就更复杂多了。

    顾松倒是能给出图纸,但问题是现在造不出来。镜片的研磨、其他零部件加工和组装的精度,都达不到那个水平。

    这玩意,难就难在精度。有人曾打过比喻,说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坏了。

    真实的情况比这还要夸张,这可是纳米级的操作,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尺度啊。

    达到这种精度的镜片,都是手工打磨。一个镜面的表面被分为数万个点,每个点的误差在十位数的纳米级别。

    绝对的圣手!

    阿斯麦尔也不是万能的,他也是到处采购最好的零部件,最后集成起来的。但问题是,这些最好的零部件,他没法采购到啊。

    脑子里是有黑科技全书,可这玩意没办法直接操刀加工。

    反倒是偏振光的控制,相对还简单一些,虽然也是非常精密的设计和加工。

    “牛总,如果我能给出全套的设计图纸和工艺方案,你们对镜头加工和组装有把握吗?”

    牛俊明确认道:“全套设计图纸和工艺方案?”

    顾松不管他的反应,只管肯定地点头。

    牛俊明脸上神色变幻,最后咬牙说道:“这个只能堆人力了,靠数量来拼。”

    这也是事实,顾松也没办法苛求:“好,这是一个专门的课题。只要这一关过去了,浸润式光刻需要的投影物镜和供液装置就突破了。”

    实在不行的话,就看能不能把问题再细化,从老婆那里再敲诈点什么工艺技巧出来。

    章儒京觉得脚很软:“非得动投影物镜吗?这玩意坏了,就相当于整台机器废了啊。”

    顾松叹了一口气:“怪不得研发这玩意烧钱,15亿太少了,光一台光刻机都烧不出来。”

    “美得你!要是15亿就能烧出一台光刻机,大把的人就丢钱去烧了。”章儒京翻着白眼,试图做最后的努力,“就不能先搞250纳米制程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