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丶武安国-《三国之星命》


    第(2/3)页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管理荆南地区,干什么呢?征调赋税,以充军实;刘备入川,带在身边的参谋人员是庞统,诸葛亮留下来和关羽镇守荆州,也是搞后勤的;刘备在雒城受阻,庞统身亡,这时刘备让诸葛亮、赵云和张飞等人协助刘备,最终攻克成都;拿下益州后,刘备去打汉中,带在身边的参谋是法正,诸葛亮镇守成都,干什么呢:足衣足食;关羽死了,荆州丢了,刘备怒了,打孙权了,带诸葛亮了么?没有,诸葛亮依然留在成都踏踏实实搞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刘备必须把这项工作交给他最信任、最有能力的人去做,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到夷陵之战时,虽然其胜少败多,但也算是个老油子了,赤壁大胜,从此魏蜀吴三国并立,放眼看东吴那帮人,刘备是看不起的,自以为能够应付。而东吴、陆逊也对刘备很忌惮,说整个蜀汉,也就刘备一人会打仗,是个英雄。

    刘备打夷陵是三线出击的:北线黄权防备曹魏;中路主力所向披靡,直到被刚毕业的陆逊拖住;南线马良策反武陵少数民族,震动荆南。如此看,刘备还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而且初期所向披靡,证明其并不是徒有虚名。

    诸葛亮是孙刘联盟坚定的执行者,我猜测,他内心是不想让刘备伐吴的。可是,一个搞后勤的如何劝得住报仇心切的刘备呢?所以诸葛亮的选择是一言不发,主公你打便打,我给你搞好后勤就好。

    夷陵战败,诸葛亮曾感叹,如果法正在世,或许能够劝阻刘备不要伐吴,即便打了,只要把法正带在身边,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身死白帝城。

    所以诸葛亮很为难,索性什么都不说了。

    于是在223年,刘备一道圣旨将诸葛亮和刘禅等皇子叫到白帝城的病榻前,托付后事。诸葛亮痛哭流涕,至此从一个主搞后勤工作之人,变成开府治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蜀汉实际领导者,开启了一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烈人生。

    后期的蜀国那真是一个惨,要武将没武将,要谋士没谋士,比起全盛时期的蜀国,真是差距太大了,这一世,刘毅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

    “子昂,中午别走了,让老夫好好招待一下你们”,孔融笑呵呵的说道,对方远道而来,理应尽地主之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