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临渊》
第(2/3)页
一处处长徐恩曾,主管党务调查、手下的特务组织便是赫赫有名的党务调查科特工总部,现在的中统;二处处长戴笠主管军情调查,手下是合并了蒋介石南昌行营调查课的复兴社特务处,也就是现在的军统。这两个人都是著名的特工头目。而主管全国邮电检查的三处处长丁默邨虽然名气上不如他们,但是地位却不逊色,如果确实由他出面挂牌,这个日本控制下的中方情报机构,便刚好可说由军统局三处分化而来,史秉南筹备的这个新机构,到有点和现在中统和军统三分天下的意思了。
“不错,就是他,他被戴老板从处长位置上弄下来,以少将参议的身份闲在香港,也气闷得很,这次军统局机构裁撤,徐老板挂牌中统,戴老板统领军统,只有他丁老板江湖漂泊,我和秉南兄在香港已经和他见过,不日他就将北上来沪,与我们共商大计。”
“那这后一点,秉南兄提到,要让日本人意识到上海情报局势的严重性,意思是,日本人还不够重视我们?”
“那是自然,如今我们狼狈得很,没钱没枪没人没牌子,不过只要笑蜀兄加入,相信局面很快就会打开的。”
史秉终于点起了手中的那一根烟。
余笑蜀已经明白史秉南千方百计要自己入伙的用意。
军统局曾是国府最大的情报机构,史秉南自己是一处的特工,丁默邨是三处的处长,加上二处的他,三个处室便齐全了。有了这个铁三角,国府主要情报机构的组织体系、人员布局,在日本人面前便一览无余,俨然一个小型的“军统局”再次诞生。再加上梁利群在上海金融界呼风唤雨的家族背景,这样的组合,真是再合适不过。
之前听梁利群的介绍,史秉南是主动跑到香港和日本外务省挂上关系的,到了上海,又觉得宪兵司令部凶悍进取的风格更贴近自己的想法,于是又转到了特高课内野丰的手下,这次梁利群为自己出狱四处奔走,走的门路中,史秉南出力最多。
照实说,梁利群对自己背景的了解,还比不上史秉南。
也正是有了史秉南的力劝,内野丰才一直对自己悬而未决,所以他余笑蜀的这条命,到有一大半是这个素昧平生的落水者保下来的。
史秉南说话倒是干脆,毫不拖泥带水,听起来他对日本人全无情感,只是基于对局势的判断,作出了最合乎自己利益的选择。对于成立情报机构这件事,还在抱怨日本怠慢了他。这个人对于时局的理解,明显走到了日本特高课的前面。如果从一开始他就在构想这个依附于日本人的小型“军统局”架构,不得不说,他还真的很有魄力和想法。
到这里,三个人已经聊了不少,也该余笑蜀表个态了。
“利群已经和我谈过,我能够从宪兵司令部出来,还多亏了秉南兄,此后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有什么需要,我都听秉南兄的。”
“好,有了你的这句话,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如今日本人对国府情报机构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但是我们清楚,淞沪战后,中统、军统、上海市党部的组织目前大体完整,中统我倒是不担心,我比较了解,军统方面的情报,就要多辛苦你。”
他思考了片刻,“李再兴这个人,你了解吗?”
“知道一些,战前天津调过来主持军统上海区工作的,他调来的时候,我已经去了别动队,和他没有直接的交集。听说这个人行伍出身,性格憨直、做事不计后果,又是戴老板的老关系,执行力很强。缺点,是太过自负,人缘特别差。不过目前在上海真刀真枪地拼,到没有几个人能拼得过他,是个有野心的人。”
史秉南点点头,“目前正面战场上,国军虽小有胜绩,但整体上却是一败涂地,不断退却,在如此打击之下,民众的反日情绪也有所倦怠。因此我听说戴笠已经给上海区下了死命令,希望军统近期能够搞一个大事件,振奋民心,鼓舞士气。”
“刺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