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到已经转移至上风口的指挥部,各国记者们纷纷想要采访陈浩。 “陈团长,城内一定还有未曾撤离的平民,你使用燃烧弹考虑过他们吗?” “燃烧弹威力巨大极不人道,你不害怕良心的谴责吗?” 提问最积极的便是美利坚的记者,属他们的声音最大。 那位漂亮的女记者马丹娜,言辞十分犀利戳人肺管子,换一般人都不一定能招架住。 陈浩眼睛都不眨一下,不怀好意的反问道:“你们美利坚没有这样的炸弹吗?没有使用过,也保证以后不使用吗?” “……” 马丹娜当然不敢保证了,她代表不了美利坚。 同时军人家庭出生的她十分清楚,战争是不择手段的从肉体上消灭敌人。 用毒气弹人道吗? 一战时交战双方还不是疯狂的互射。 现在指责别人似乎没有理由。 马丹娜的搭档记者兰迪采访经验丰富:“陈团长,请您不要转移话题,预设立场。 我们媒体人只是想知道,您大量使用燃烧弹有考虑到误伤平民吗?难道他国的平民在你眼里不是人吗?” 这话就十分诛心,帐篷里川军团的军官们都听不下去了,纷纷对兰迪怒目而视。 大有陈浩一声令下,便将此人拖出去枪毙了。 陈浩被气笑了:“你们美利坚最没有资格问这样的问题,你们不配! 在我之前,你们美军的飞机可没少轰炸日本本土,杀的都是军人吗? 绝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都是一丘之貉,就没有必要分谁身上更黑了。” 想看证据资料,陈浩手中就有。 四二年四月,美利坚派杜利特率16个b-25型轰炸机组,出其不意轰炸东京,揭开了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的序幕。 随后,美军不断增加对日轰炸的飞机数量,轰炸的频率也大大增加。 轰炸的城市也扩大到大阪、神户、横滨和名古屋。 各国媒体没少报道过,还为美利坚军方的轰炸大吹法螺,认为是对日强而有力的打击。 怎么到他这就不行了? 不吹捧两句还质疑,狗日的双标狗。 陈浩一气之下把记者们都“请”了出去,懒得跟他们废口舌了。 “团座,喝杯茶消消火。不要跟那些外行一般见识,我觉得您这招相当妙。”龙文章递过了一杯凉茶,笑笑说。 陈浩顿时来精神了:“还是你有眼光,你说说,怎么个妙法。” 果然团做就喜欢别人夸他,龙文章脱口而出吹捧说: “反正这座城市已经被彻底打烂了,直接放把火烧也不会更坏了。 燃烧弹一用,火焰帮咱们消灭了顽抗的日军,可比巷战强攻容易多了。 您这一招实在是高!” 说着龙文章还竖起了大拇指,表达他的敬佩之情。 陈浩受用极了,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儿,拍了拍龙文章的肩膀说他有眼光。 “我这招就叫烧烤小鬼子,保管他们吓破胆。” 他到底还是没敢大言不惭,把这主意据为己有。 真正烧烤小鬼子的开创者,是美利坚将领李梅。 此人可是个狠人,具有卓越的飞行技巧和指挥训练能力,作战勇猛且心思缜密,37岁就成为美利坚陆军史上最年轻的少将。 “把日本人炸回到石器时代。” 从他这豪言壮语中,也可以窥见他是一个雷厉风行、心狠手辣的人。 李梅坚信没有战略轰炸打不败的敌人,经常手拿雪茄在地图上“指点江山”。 雪茄所指,无不灰飞烟灭。 铁翼之下,尽是人间炼狱。 在轰炸日本之前,李梅曾主持过对德意志的空袭。 他用昼间精确轰炸战术摧毁了德意志许多重要工业设施,取得骄人的战绩,因此被称为“战略轰炸之鹰”。 b-29轰炸机在航载弹量、自卫火力方面,是其他国家的轰炸机无法比拟的,素有超级空中堡垒之称。 在缅甸战役爆发的时候,李梅的轰炸机部队,先后出动b-29轰炸机一千二百架次,往日本投了五千吨航空炸弹。 按说战斗力如此强大的轰炸队伍,日本的工业实力应该被炸废了吧? 然而实际轰炸效果却不尽人意。 因为日本和德意志的工业布局大不相同,日本的工业是以大工厂为轴心,连接各个居民区的小作坊,由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和预制件。 再加上日本白天防空能力极强,只要美利坚轰炸机一出现,日军就会立即使用高射炮射击目标,并出动战斗机进行阻截轰炸。 此时的零式战机还是很厉害的,两者配合对轰炸机部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显然,李梅以往惯用的昼间精确轰炸战术并不适用日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