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以为这场战斗最少要发生在三天后,是以隆美尔指挥的德军装甲部队的速度来计算。 他们还以为自己够高估川军团的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 忽然英国记者问道:“连我们都被欺骗了,那你们大张旗鼓举行的北伐仪式是为了什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华夏来的记者比如黎秀石,只需要听到姜超如此形容就懂了。 那些外国记者却还是茫然无知样子。 事实上从几天前开始,军营封锁内外大张旗鼓的动作,就不可能瞒得过日军的耳目。 如果想把a计划隐藏在水面之下,最好的方式不是掩盖,而是建立一个b计划让敌人去盗取研究。 做戏要做全套,骗过日军是其一,顺带对外炫耀武力是其二。 不过他们高估了日军的情报打探能力,直到召集各国记者,举行公开的北伐仪式,日军才反应过来他们是要北上。 之前日军一直还以为,川军团是要南下攻打仰光来着。 记者们搞明白原因面面相觑,合着不止他们被蒙在鼓里,连日军也被欺骗了。 “那你们的军队是何时出发,又保证没被日军发现的?” 马丹娜看过父亲指挥的装甲部队训练,知道上百辆坦克行动的动静有多大,隔两公里外都能看到。 日军只需要对军营通向外界的道路保持监视,就不可能毫不知情。 前面已经开打,姜超知道没什么好隐瞒的:“是走水路,通过伊洛瓦底江北上。 在缅甸没有谁利用过江河运输军队,日军想不到自然就不会注意。” 记者们又愣了一下,水路,没听说过川军团有水军啊! 黎秀石急忙追问,川军团何时有的水军,又如何保证运送那么多军队。 姜超表示无可奉告。 学过保密条例,他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川军团武器有多强,军队有多强,告诉记者们传出去,敌人知道没用,反而有助于树立川军团强悍实力的形象。 有一座传送门连接着二十一世纪,只会招来豺狼虎豹的窥视。 管住嘴巴,除非他们想与全世界为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