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辣把烟一掐十分烦闷的说:“早问了,是团座的命令,还把我训斥了一顿,让咱们老实来听龙副团长的命令。” 原来不是农副团长的擅自主张,众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可是更纳闷了,到底出了甚么事,让团座改变了命令? 四营长和五营长纷纷发来询问,谁都搞不明白情况,只有一道原地等待的命令。 一首诗可以形容他们此时郁闷: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 懵逼树下排排坐,一人一个懵逼果。 懵逼还有你和我,原来懵逼不止我。 在指挥车里的龙文章,通讯器也可以听到全团所有的频道,把手下几个营级干部的讨论全听了进去。 自己的威望不及团座,他早有预料了。 咱的大团座不只是一手组建的全团那么简单,还把握了全团的物资供应这一命脉。 谁能不服他,谁敢不服他? 即使龙文章那也是一个大写的服字,更何况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止把对手骗了,连他也蒙在鼓中。 龙文章换了一个姿势躺下,要说郁闷,谁有他郁闷? 起初他还真以为要带领三个合成营,沿着滇缅公路攻城拔寨,打到腾冲干掉第五十五师团。 龙文章好几天没睡好觉,跟团部几个参谋研究作战计划。 出其不意是难以做到的了,但速度可以尽可能的快,不给敌人留太多的准备时间。 进攻方案都准备了三套,踌躇满志地出征了。 半路上接到命令让他停下。 玩儿呢? 霍霍人呢! 作为副团长,他总该有最起码的知情权吧?! 可是团长怎么说,“提前告诉你怕你演不好这出戏,骗不过那些鬼子间谍,只能委屈你了。” 龙文章还有啥好说的,团座说什么是什么呗。 好好的北伐成了武装游行,他还挺可惜自己连夜做了几套方案。 只不过在得知团座的真正进攻计划,龙文章不得不承认那是更精妙的。 “大张旗鼓的北伐誓师,小日本都得被忽悠瘸了。” 龙文章都替日军感到可悲,对手拿着领先时代二十年的武器不说,还耍心眼搞阴谋。 谁能扛得住啊! 与此同时,在伊洛瓦底江上,两艘六二型护卫舰当先航行开道,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内河运输船和登陆艇。 整个船队以二十五节的速度向北前进。 也就是每小时四十五公里。 船队速度比卡车在公路前进速度不逞多让。 关键是船不用休息,可以一直开下去,能够缩短一半的赶路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沿江北上顺路吗? 那倒不必担心。 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支流,名叫瑞丽江。 它发源于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侧的分水岭,经莫里峡谷,进入瑞丽坝。 到弄岛的榨棒旺附近汇入南宛河,穿山破谷而出,流经缅甸中东部,汇入伊洛瓦底江,最终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从伊洛瓦底将反过来走,就可以抵达瑞丽县,bs市,腾冲县。 日军所控制的几座关键城镇,全都在水路边上。 如此巧妙并不稀奇,毕竟城市建设在靠水之处,有取水容易的优势,还可以沿水路做贸易,比陆地赶路要轻快得多。 “李副团长,问过船长了,还有三个小时才到瑞丽,先回船舱休息一会吧。” 迷龙恭敬地询问道。 眼前这位站在船头的李副团长空降来的,身份极其神秘。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跟他们陈团座关系极好,两人一见面便喝上了大酒,关在屋里聊了一整夜。 隔天便将他们几个叫去,团座当面将他任命为副团长。 并宣称李副团长的命令,便是他的命令,要求众人听令如实照做,不得打一点折扣。 看团座那么认真的样子就不简单。 之后他们一营二营登上船只向北而行,迷龙是上了船才知道,真正执行北伐任务的是他们。 三四五营两天后举行的北伐仪式,纯粹是给外人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