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平安早有准备,指着户口本解释道:“同志您看,我们家情况特殊,一直没分家。李卫华是我二叔,李平武是我二叔的儿子,我们都在一个户口本上。之前为了办事方便,户口本补办过,分成了两本,我手上这本也是派出所认可、盖了章的,真实有效。” 李平安顿了顿,又补充道:“现在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兄弟俩都想要积极响应,为广阔天地贡献青春力量。” 赵大姐仔细核对着户口本上的信息,确认了李平安、李卫华、李平武的名字确实都在同一个户主(吴红梅)名下,而且李平安拿的这本也盖着派出所的红章,真实有效。 她脸上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成任务般的轻松。 最近下乡指标压力不小,主动报名的凤毛麟角,像这样“买一送一”主动送上门的,简直是意外之喜。 “行!情况特殊,但手续齐全,符合规定!” 赵大姐脸上有了点笑容,麻利地拿出表格,“来,填表!现在有两个地方可选,吉省的抚松县,还有黑省漠河县那边。” 李平安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表格上填了“吉省抚松县”。 轮到李文武那张表时,他笔尖一顿,在“下乡地点”一栏,稳稳地写下了“黑省漠河县”。 “好了!”赵大姐收好表格,盖了几个章,“李平安同志,李文武同志,下乡手续办妥了!记住,半个月后,带上行李和被褥,准时到火车站集合出发!你们的介绍信和具体车次、时间,到时候会通知你们。” “谢谢同志。”李平安收起回执,转身离开街道办。 阳光照在他脸上,却没什么暖意。 ‘复仇第一步,成了。’ 他心中默念。 “吴红梅,你不是费尽心机想把你的宝贝大孙子留在城里享福吗?”李平安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我偏要把他送到最远最苦的地方去。” 在这个年代,一旦报名登记在册,除非有医院开的重病证明或者特殊政策照顾,否则想不去?等着被挂上“破坏上山下乡”的帽子吧。 他脑海中浮现出前身父亲李卫国留下的记账簿,上面一笔一划记录着这些年那给吴红梅的钱款。 从最初的十块,到后来的每月三十多块,积少成多,竟有两千一百多块巨款。 这些钱,名义上是老太太帮忙存着,实际上是贴补给了他二叔一家和他的宝贝大孙子。 “就想办法拿回一千二百块吧。”李平安做出了决定,眼神锐利,“看在你终究是前身奶奶的份上,剩下的九百多,就当是提前给你的养老钱,买断那点微薄的祖孙情分。” 反正,这点钱,对他而言,已经不算什么了。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