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野心-《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郑林楚此前与薛家签订过契约,对于肉干,那是有多少就收多少。
如今劳力足够,不管是挖还是种的速度都极快。
结果真当他们进来时,才发现,这里的百姓们可不好惹。
而就在薛家众人风风火火地发展时,每个一两个月就会给他们写封‘家书’的薛琅静怎么样了呢?
当然是在深渊底下当苦力挖矿了。
为何会有这么多?
自然是因为,能在这样的兵荒马乱以及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东南边陲,这灾民中,青壮年的比例相比于普通百姓之家自然更高。
也让不少外府之人,尤其是粮商们打起了宁安府内粮食的主意。
我入不了城门,就不能走商道,只进入没有守卫把守的村镇?
百姓们更是自发地抵制外人的进入。
反正这近七十万流民,至少目前几年内都要待在宁安府,不会也不能离开,她也不怕他们往外传。
这么多劳力,干啥事儿都不会慢。
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郑林楚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让薛家好好折腾那十几万番薯地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薛家想养,也得有足够的猪仔或是母猪。
话说回来。
最后也让这些流民和商贩们最后都是无功而返,在宁安府得不到丁点收获。
独独他们宁安府,因为这边的郑氏粮铺的掌柜们有本事,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让粮价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你看现在开矿的兽有多少?
对他们外来之人极其警惕!
只要发现是陌生人,而他们又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身份,都会被直接轰出去。
至于肥料,更是不缺。
虽然最后因为郑家处理得当,又大大压制了粮价。
哪怕他们决定要种植的番薯已经增加到三十万亩,前后也不过十来日的时间,这项浩大的工程便彻底结束。
一时之间,还真让宁安府的百姓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片福地之中,不愿离开,去外面经历水深火热。
且不止那十几万亩,她还打算和江芊月商量,扩大番薯的种植规模。
当然,府内也确实安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