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女子念书-《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江芊月如今已经不再是先生,薛家直接聘请了张绣新张老头来当先生兼院长。

    制听起来似乎特别高大上,但做法其实也颇为简单。

    “嗯”,江芊月想了想,“最低出两斤半,再想烘的更干,便不划算,也极难。最划算的是出三斤。”

    心里如何能不激动。

    在制之前,须得提前四五天制麦芽。

    “三四百斤”,郑林楚沉吟了会儿,“若是可以,尽量都帮我制,将其三分,稀、成、拉丝各一分,制好之后送到我这来,最好快些。”

    接着又听她问,“之前那番薯渣可否有烘干的?”

    毕竟至少有一半人手下都有事要做,且如今薛家也算是家大业大了,各人手下的事务都不少,自然不可能如往日那般整日坐在书桌前。

    一共还有三百六十斤番薯。

    “那等送时,将三斤的这种,也给我带个二十斤。”

    薛玉海与张兴原两个劳力便赶紧去把自家的番薯全都称出来。

    对这些老学员而言,长期在薛家做工比下田做苦力挣得多不说,还体面,当然是一百个愿意,家人们也是鼎力支持。

    一起参与制作的便是唐氏婆媳仨人、还有小七薛珑静、小九薛璇静两姐妹,以及薛玉海四位男子。

    也不知这一文钱十斤的番薯渣的干渣能有什么用,江芊月心中有些好奇,但人家没说,她也不好去问。

    薛家开给张老头的工钱便是每月二两银子,且包一日三餐。

    即使是肉汤,对他们来说,盈利也是极为可观的。

    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她自然连忙答应。

    知道番薯可以制,家中如今只剩下那么些番薯,他们哪里还舍得吃,干脆就全都用来制了。

    “十斤番薯渣,烘干后可出几斤干渣?”

    其他学有所成的老学员们,则是与薛家众人差不多,平时有事便去做事,无事才来上课。

    ‘书院’正常开课,学员们也还在招,由张老头教授。

    光凭薛家自家十几人显然是不够的,这些学员便是最好的助手。

    这么重要的事,众人是一刻都等不及,恨不得当日就开始制,一个个也不顾大半夜的,就凑在一起研究起制秘方来。

    且薛家收学员还不限男女,不说男子,就村里的这些女子们,其家人一想到等她们学成后,每日便能为家里带来至少二三十文钱的收入,丝毫不必男子差,衡量一番过后,便也咬咬牙供她们去念书了。

    原来,这‘书院’虽还在,但却已经与过去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