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炒瓜子-《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反正就这么撒撒葵籽,一人也就三四亩而已,速度快的很,不会耽误太长时间。
这瓜子可比山核桃大众化多了,甚至于这配方郑林楚都不屑于要求薛家保密,显然不是多么重要的东西,也没派人过来专门教授她们如何炒制。
当众人说起这事儿时,没人脸上是不带一丝骄傲的,尤其是唐氏。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有人干脆直接带着干粮过来,午饭时间到,干粮就是一壶水就解决了吃食问题。
这么算起来,他们一百四十来人一天摘下来的葵,也就够这些村民们剥小半天的,速度还挺快呀!
这对她来说自然是好事,来的人越多越好。
随后众人便带着最后一批战利品回去了。
当然,在他们看不见的时间里,还有不少人在帮忙晒葵盘、晒葵籽,也有帮忙从山脚下将他们头一批送下来的葵挑回去的,甚至还有处理那已经脱了粒的废弃盘的。
而这工钱,基本上都是日结。
葵籽脱好之后拿到薛家人那过秤,按照分量直接支付铜板,过后便不需要记过多额外的账了,对账房先生薛琳静来说也省了不少力。
想她开垦一千亩山地了多少精力和银子进去,最后出来的肥力还不如这五百亩呢。
到此,瓜子算是摘完了。
话说整个赵家村总共才一千多人,竟然有半数都过来干活儿了。
接下去几日,每当他们挑着葵回来时,都能看到与头几日一样的情景,薛家院子外边儿到处都是给葵籽脱粒的村民。
而且每日空手而来,就带个装葵瓜籽的盆呐桶啊什么的过来,一日结束后带着自己的家伙什、拿着铜板回去,账目清清爽爽的多好,铜板也是直接拿到自己手上最让人安心。
若是放着这么肥的地不利用起来,那可是要遭天谴的呐。
对村民而言,不用记账,干完活儿直接拿钱也最实在,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薛家这样读得起书的,他们大字不识一个,有时算起账来还真挺麻烦,尤其是一天天的累加,哪有直接拿钱更方便。
而家里第一批葵瓜籽已经晒干扬净装袋存好,可以开始着手炒瓜子了。
到最后一日,挑第二趟时,基本已经剩下不多,每人也就够个半担,其余时间便都在种瓜子。
再说这片葵田,猎队总共摘了七日才将所有葵摘完。
这些葵籽便是家里处理好带过来的种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