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坑要怎么填?-《食色生香》


    第(2/3)页

    也没有多说,回到屋内换上一身干净的袍子,擦干净手和脸,将自家放有银钱的包袱藏好便跟着出了家门。

    梵音没有带银子,因为剩下的钱都是零零散散的铜子儿,沉、重、占地方,关键是这个人已经说了,是请全县衙的人吃饭,她即便把所有钱都带上也不够付账的,所以莫不如不带。

    “你怎么是个小秃子?”

    衙役带着梵音往酒楼去,不免问出心中的好奇,他并非是对梵音感兴趣,而是对这位新来的主簿大人的私生活感到奇怪,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反正这看起来就是个七八岁的小丫头,问一问也无妨。

    “我在为娘守孝。”梵音回答的很清楚,“还有几个月就到三年了。”

    “守孝……那你多大了?”

    “十岁。”

    二人边走边聊着,梵音长的瘦小,更是会说话,得不到人喜欢,但也不会招人讨厌,这一路上与衙役聊着天,也打听到庆城县内一些有趣的事,以及有名的大夫和寺庙。

    杨志远的面色很苦。

    他原本以为自己硬着头皮来了此地,不妨畅饮一番,以醉倒不省人事为由,把这一餐的帐钱先逃过去,即便没有人付账,哪怕是先欠着将来再还也行,起码这一天的脸面先圆下来。

    可谁知衙役们在楼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方县令、吴县丞、张县尉和孙典史几个人根本滴酒不沾,只在楼上的雅间内,用着清淡的菜,品着清淡的茶,叙着寒暄的话。

    还怎么装醉?醉茶?那岂不是明摆着是装的么!

    杨志远苦的想哭,可方县令的兴致勃勃,时而还会与他探讨一些进士科目的题,时文论政、引经据典,不亦乐乎。

    县丞与典史等着看杨志远出丑,县尉呆的很无聊。

    他本就是管县内治安的粗人,哪里听得惯之乎者也的东西?看着吴县丞和孙典史二人满脸的坏笑,他除却冷哼之外,也没有插手的意思。

    这些文人肚子里就是揣不得好屁……

    张县尉将大碗茶全都灌了嘴里,“当啷”一声撂杯的脆响,让方县令停了下来,训斥道:

    “你个大老粗,这可是我特意带来的君山银针,连我家老爷子都是藏着偷偷品的特等好茶,让你这大口大口的当酒喝,可真是糟蹋了啊!”

    二人多年的交情,方县令笑着斥骂,张县尉也不生气,回话道:

    “这等东西还是你们品吧,再好的茶喝到我嘴里也不如烈酒,连一铜子儿一坛子的掺水酒都比不上!”

    “你啊你啊!”方县令被气的哭笑不得,杨志远在一旁附和:

    “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张县尉是豪情之人,莫说他人,便说我吧,就是给我再好的吃食,也比不上闺女亲手做的一碗汤面。”

    “哦?杨主簿的女儿做出的面有多好吃?不知可有机会尝一尝?”吴县丞开了口,方县令斥道:“他品的是父女亲情,哪里是因为面好吃?唉,志远也是个有福气之人,莫说面了,我连儿子亲手端的一碗水都没得过哟。”

    “那是你家小子欠揍,大耳光子抽上几个,莫说端水了,端尿都老老实实的干!”张县尉的话让方县令气的直摆手,“你就是不想跟我等在一桌上品茶论雅,快走快走,喝你的酒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