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蒙德实验室主任-《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2/3)页

    这一年的时间下来,施汝为虽然不能说是精通,可还是积累了很多的磁学方面的知识。

    奥本海默早就已经表了态,可是陈慕武却一直也没有说话,而是笑吟吟地盯着两个人,看样子他就是在等施汝为说出自己的想法。

    “汉臣兄,这块铌片既然能够漂浮起来,那就说明必然会有一种升力的存在,而且这种升力的大小,最起码要大于金属片的重力才行。”

    陈慕武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种升力,肯定不会是空气带来的浮力,而它又置身在磁场当中,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这应该是一种依据磁场而产生的电磁斥力。

    “再联想到理想导体在磁场中的表现,以及和先使金属进入到超导态,然后再加磁场的实验现象进行类比。我认为可能是在这种铌金属因为降温而进入到超导状态之后,把它体内的磁感线全部排了出来,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它产生了一个和环境磁场方向相反的新磁场。”

    奥本海默仍然是一脸懵逼状,而陈慕武则点头微笑:“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种想法。只是光靠大脑思考还不够,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了。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我们应该先换一种元素试试看,比如说,铅。”

    铌是一种顺磁性金属,而铅则是一种抗磁性金属,两种金属在磁场中的表现有一些不同。

    如果铅金属片同样也是像铌一样,先加磁场再降温,进入超导态后同样也悬浮于磁场中,那么就能说明这种表现并不是顺磁性材料所特有,而是对所有材料来说都适用,无论顺磁性还是抗磁性,它们都会在超导时排出自己体内的磁感线,成为一种抗磁性物质。

    迈斯纳当时在做实验的时候,也考虑了顺磁性和抗磁性。

    抗磁性金属,他选择的当然也是铅。

    只是他用到的顺磁性材料,是金属锡。

    锡在进入超导状态的临界温度在3开尔文,所以陈慕武才在早些时候“误打误撞”地发现了临界温度更高的顺磁性材料铌的超导性,为今天的实验做好了基础。

    讲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陈慕武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让施汝为和奥本海默验证一下铅是否也能同样漂浮。

    他觉得这个简单的实践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可是不出意外地,意外还是出现了。

    “陈老师,温度都已经降到了5开尔文,可是磁场当中的铅片,还是没能像铌那样漂浮起来。”

    跑来向他报告的是奥本海默,脸上带着一副惊慌失措的表情。

    “是么?那我去看看。”

    起身走到机器前,看着那片比之前的铌还大还厚的铅片,陈慕武鼻子好悬没被气歪。

    磁场还是那个磁场,金属却从铌换成了密度更高的铅。

    而且不光密度增加,连样品的体积也都跟着增大了。

    那个小小的磁场当中,能否产生足以抵消这个铅片,甚至可以叫他铅块重力的斥力,还真不好说。

    “这样品是谁找来的?”

    “是我,陈老师。”

    一猜就知道。

    奥本海默不会操纵机器,他只能帮施汝为打打下手,没想到却连样品都准备不好。

    “再重新找一块铅来吧。现在的这个样品太大了也太重了,要不然就加大一下磁场,再试试看。”

    真不让人省心,这种事情都还要自己教。

    终于经过几次改进,铅片也于磁场当中成功地漂浮了起来。

    这种新的现象在抗磁性的铅当中也同样出现,也就说明这并不是只会在铌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应该是对所有超导体全都适用的。

    接下来,就该设计实验,对超导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进行检测了。

    施汝为和陈慕武谈起这个实验应该如何设计,奥本海默依旧在旁边“摇旗呐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