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一群刘姥姥上梁山-《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第(2/3)页

    不时可见七八艘固定船只如梅花阵,类似现象成片的木筏在浅水区域非常多见,令首次来客疑惑。

    站在甲板上的平简,牟介等人没少看见,抑制不住好奇,主动询问:“道长,不知这些所谓何物?”

    “哈哈哈……,那是

    山寨规划的养殖区域。”乔道清看到这些人疑惑的样子便想起自己几天前来的时候。笑了笑言简意赅地把师弟马灵跟自己讲的复述。

    固定的木舟都是活水鱼舱,捕获的鱼虾放在里面保证新鲜,投放草子长期养着,另外春季也可以照常繁衍,船底经过改造分为多层,鱼虾的粪便吸引湖螺聚集依附。也可以说是天然螺蛳的温床!

    而浅滩区域的竹筏就更了不得了。

    除了有螺蛳依附,最多的就是大规模饲养泥鳅和黄鳝。目前经过那些老渔民摸索尝试,初见成效。维护生态平衡,部分放归水泊繁衍,部分兜售……

    乔道清其实具体也说不清,也觉得很新奇和了不起。滔滔不绝地讲述完,最后又补充说道:“目前只是尝试阶段,等以后就会大规模人工饲养。”

    平简,牟介,皇甫端等人听得很入神,啧啧称奇。养鱼,他们倒是听说过见过,这种方法鲜有听闻。

    “哎哟,这种方法是何人所创?”皇甫端好奇地问。

    “当然是我家哥哥寨主王进。”王伦在旁边笑着说道。这一声哥哥说的是发自肺腑,因为开发水泊各种资源都是他跟王进商讨,之后才拍板决定。可以说这种水产养殖勾当,把王伦也有部分苦劳。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了不得。”牟介大声赞叹。

    乔道清一抚长髯,笑声爽朗:“哈哈哈,八百里水泊,只要开发利用好,养活百万人

    不成问题。”

    尽管道长从抱犊山过来没几天,了解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梁山的现状和朝气蓬勃的景象令他称奇。望着一望无际的水泊莫名其妙的就有这种信心。

    接下来,随着靠近梁山巨岛,平简,牟介,皇甫端等人所见更加震撼。不说往来的渔船,少则七八艘,多有十多艘巡逻或者装载粮食的魛鱼船往来。

    水军第二营分为两队,各率百余条大小船训练。大船数量之多,将士之精锐,令来客们瞠目结舌。

    船队来到金沙滩码头时,从抱犊山归来的船队先行抵达。山寨又被动员,扛着麻袋的喽啰来来往往,拎着大包小包的百姓在后勤人员的引导下下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