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54章 你好,再见(二合一) 姝理此次去往齐国,不为别的,只是想回到她从未见过的生母的故乡。 听她大兄说起,他们的父亲早年曾到齐国游学,并在这里遇到了他们的母亲。 他们母亲出生自齐国属大夫一族,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而齐国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 其他地方为野。 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 属设大夫。 齐国共有五属, 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 同时,虽然姝理的母亲从小极受宠爱,但族规也相当严格,对所有族人都一视同仁。 因此当姝理母亲的父亲得知自己女儿在一次外出游玩,回来时居然带了一个野小子,气得当场就翘起了胡须。 更别提听说姝理的父亲是来自赵国的雁门,并且还是武将之后后,更是充满了鄙夷。 那种偏远贫困的地方怎么可能能入他的眼,当场就要赶姝理的父亲出门。 已经几十年没有过战争的齐国,早就不再不信奉武力作战,更信奉和平相处。 因此国内对于武将并不算重视,甚至或多或少有些看不起。 但凡姝理的父亲是赵国的某个文官贵族,即使官职不算高,他也能勉强接受。 但武将之后,又居于那么偏远, 不好意思,赶紧滚。 但姝理的母亲却哭闹起来, 气鼓鼓地质问她父亲,是不是不让他们在一起。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 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父亲心疼地看着自己女儿跑走,于是气氛地赶走了姝理的父亲。 于是就在当晚,诗中的故事发生了: 姝理的母亲在夜晚偷偷溜出了家门,来到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果然见到了姝理的父亲久久在那徘徊。 心中窃喜,对姝理父亲的爱意更加浓密了几分。 直到姝理的父亲要回到赵国了,姝理的母亲想都没想地跟着姝理的父亲去往了赵国。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姝理的母亲有叫人给家里捎封口信,但却一直没有回来过。 姝理不知道她母亲是否在最后时刻想要回家看看,但她知道自己的母亲一定很爱很爱她的父亲。 不仅跟着她父亲私奔,还为了她父亲自尽。 没错,姝理的母亲真正的死因并不是因为难产。 而是在生完姝理后,就选择了自绝,去九幽寻找她的爱人了。 寻着【商盟】打听好的路线,姝理一路来到了一座坐落于湖边的府邸前。 一个眼尖的仆人见姝理久久地站在门前,又看着她不简单的打扮衣着,小心地向前询问道,“这位姑娘,见你久久伫立府前, 可否是有事而来?” 姝理正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询问呢,刚好碰见这人询问, 有见他的着装不同于其他仆人,怎么也是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于是想了想说道,“敢问你家主人,属大夫可在?” “我家主人正在府中,不知姑娘是?” 姝理抬起头望了眼府邸,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明自己的身份。 她是自作主张地想来见一见她母亲以前长大的地方,但真正地来到这里后,却又陷入了迷茫而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 “姑娘?”仆人小心地叫了一声。 虽然语气亲和,但不论是穿着还是散发出的气质,无不说明眼前这人身份的尊贵。 因此仆人见姝理走神,也只敢小心地呼唤,生怕得罪她。 他毕竟只是一个卑微的仆人,说难听点就是奴隶,他的主人并不会因为怜惜他的性命而得罪其他贵人。 “抱歉。”姝理下意识地说了一声,“没事了,我只是来替人来看看这里,既然一切安好,那也就足够了。” 说完,姝理便转身准备离开。 而就在姝理离开没几步,府邸的大门却突然打开,一位身披朱红大氅的白须老者在仆人的拥簇下出现在门前。 仆人们有的打着伞,想为老者遮挡不存在的风雪,有的紧张地护在老者身边,生怕老者不小心摔倒了,有的手里提着小火炉,小心地跟在身后。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的老主人今天好好地在书房看书,却突然站起身就往门外快步走去,还越走越快,也不说明为什么,让他们措手不及。 老者伫立门口,朝着门外放眼放去,像是在寻找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