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楚战-《秦时明月之大秦王后》
第(1/3)页
第282章 楚战
走下马车的姝理似无意地看了眼侧面的一处屋顶,随后走进了【若苕楼】。
望舒阁
安置好井木过后,她就迅速地赶往了这里。
在她面前的案桌上放置着一壶刚沏好多热茶,不过她现在没时间喝茶,正认真地看着手中厚厚的信笺。
而在茶壶的一旁,还整齐摆放着两封未开封的信件。
老赵头从楚国传来消息:
楚国的内战由公族与王室,演变成了楚王收回地方贵族权力的纷争。
一开始连战连捷的【项氏一族】, 如今面对数个贵族集团的兵力,开始力不从心起来。
但楚王不知道怎么了,似乎是铁了心地想要收回分散在贵族手中的土地和权力,由分封贵族自治改为彻底的县制。
虽然郡县制在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行,但最早设立县制的国家却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楚国。
虽然这时候楚国的县制与后世相比起来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 但其总归是在名字上有了个县的名头。
作为灭掉国家最多的楚国, 共计灭掉了54国。
因此疆域地扩大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理手段,加强中央王室对地方的管控集权, 所以县制便顺应着需要应运而生了。
而在县官的选择上,楚国则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选取当地的贵族来作为最高长官,第二种则是派遣楚国宗室中的人员前去治理。
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楚国力量的加强,后一种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也就是让楚国宗室人员前去担任地方的最高长官。
并且楚国的县,虽然在名义上只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但其实际却等同于一个国家。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去往地方的宗室人员在地方上便无疑成了诸侯一般的存在,在封地内享有相当自主的军政大权,对楚国王室的权力造成了一定冲击。
若是楚国王室足够强大,那么对这些地方尚且还能够具有一定的掌控权力,成就自己强国的名头。
但若是楚国王室陷入衰微,那么这些地方势力便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而在互相之间展开争斗, 最后以至于发展成大规模内乱。
就像现在这样,只不过炸药桶却是由楚王自己点燃, 然后四散的火星又点燃了周围的干草。
但同样, 楚王过于心急的手段引起了诸多贵族的不满, 担忧于楚王在哪一天会将屠刀挥向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