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张良存韩-《秦时明月之大秦王后》
第(2/3)页
但实际上,真正攻韩的军队只有六七万,主要还是韩国太不堪一击了。
嬴政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张良。
这让张良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但仔细一想,虽然都比较牵强,但却是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使者以为,魏、楚还有那个胆子主动进攻我大秦?”嬴政对此只是轻蔑一笑,“使者以为,如果我就此灭了韩国,魏、楚会不会出兵?”
张良还只是纯良的小良子,还不是以后那位智谋绝顶的三师公,一下就被嬴政激得没能忍得住隐藏内心想法。
“若秦王真想灭韩,韩国如今虽被秦国蚕食,面积不大,但山陡水险, 城坚池深,易守难攻。秦国想拿下韩国,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这种情势下,各国就会答应赵国合纵抗秦的请求。”
赵国算是现在唯一能够和秦军,在正面战场上打得难解难分的国家了。
庞煖之时,力主恢复以前的‘合纵’抗秦之策,也就有了最后一次的五国伐秦。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至少让赵国看到了希望,起码‘合纵’之策是可行的。
可惜的是,最后一次五国伐秦后,合纵便分崩离析了。
而张良之言,便是以韩国的生死存亡困局,激起其余国家的对秦的恐惧,然后不代表再一次‘合纵’共同抗秦。
嬴政沉吟片刻,没有说话。
对此,张良继续分析道:
“秦国应该立即停止对韩国的侵略,然后向魏国、楚国示好,断绝两国对赵国的交往。从而消除合纵的隐患,秦国就可以大力伐赵了。”
张良这番话想要祸水东引,颇似纵横家的言论,用利益、国情、形势掣肘强国、保存弱小。
秦国又不是一次两次攻赵了,何况赵国不同于韩国,赵国跟秦国可是有一战之力的,不至于跟韩国一样被单方面压着吊打。
不过,现在已不是张仪、苏秦生活的时代,以强制强才是纵横的原则,所以张良对攻韩的后果危言耸听,对赵国的威胁夸大其词。
嬴政依旧没有说话。
他并不是真的信了张良的话,而是在思考张良的这番话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教他的。
如果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说明张良此人也具备大才,能够委以重用。
吕不韦见嬴政在沉思没有反驳韩非的话,便出言说道,“韩国,不过七国最弱的国家,同燕国一样,就像墙头草,风往哪吹就往哪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