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多日以后,大宋疆域某郡都城里。 所有百姓都聚拢在城门口的告示牌前,对着上面新张贴出来的内容评头论足,大有畅快之感。 “这狗日的皇帝终于是良心发现了!” “光有个罪己诏又有什么用?怎么不提减免赋税的事?” “都是样子货,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 告示牌上张贴的东西自然就是赵欣亲笔所书的罪己诏。 不管是那个都城的罪己诏都是赵欣亲笔书写。 为了让雁门关满意,他没有使用在大宋早就已经流传开来的印刷技术。 数百份罪己诏,他星夜忙碌,终于是全部照抄下来,然后分到各大城池,供百姓审阅。 他现在只能用这种方法,换取些安心。 “老人家,写这罪己诏的人是你们大宋朝的皇帝?”人群中,一个僧人模样的少年躬身问道。 老人扭头看去,此人不像是大宋人,反而有些像西天域的人。 此城恰好与西天域接壤,故而经常有西天域的僧人来此地化缘,老人早就已经见怪不怪。 “没错,能贴在公示牌上,肯定是皇帝亲笔所说。”老人还算热络。 僧人不解:“既然是帝王,为何还要主动贴出罪己诏?难不成他真犯了什么滔天罪责?” 老人拽着他的衣服来到无人处:“那里人多眼杂,很多话不能说。” 僧人表示理解,并做侧耳倾听状。 老人接着说:“这皇帝上任这么多年好事没做过多少,为国库和三大仙门强征赋税的事倒是做过不少,人们都说,那黎幽道宗才是大宋皇帝,现在的皇帝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僧人接着发问:“既然他这么坏,为什么还要主动张贴出罪己诏,据我所知,整个中广域历史上,能张贴出罪己诏的皇帝可不多。” 老人家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便凑近僧人的耳朵说:“据我所知,是因为镇守雁门关的长孙将军反了,皇帝无可奈何才做这罪己诏,想要平息长孙将军的怒火。” 僧人不明中广域形式,就继续追问:“那以你所见,这罪己诏能平息长孙将军的怒火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