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让心学再疯狂一次-《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第(2/3)页

    郑州声音不大却洪亮如清鸣。

    “不可能,这句话出自大儒之口,怎么可能会是错的?”

    “我看分明是你混淆视听,偷换概念。”

    郑州不屑地说:“那就是大儒错了。”

    “人皆有错,圣贤亦如此,习儒的前置要求,难道就是忘记自己是个人吗?”

    “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你们修的是个什么儒道?”

    “就如此,还想做儒道中兴之旗帜?”

    学堂鸦雀无声。

    门外三人相顾无言。

    郑州道破了本质。

    就连一向古井无波的郑临沅竟都眼含热泪:“不愧我是儿子,此言才是大儒之言!”

    王文公紧忙追问:“郑公,郑州所说难道是正确的?”

    郑临沅望着他:“问心别问我。”

    “你心中既然已有答案,为何还要问我?”

    王文公恍然大悟,眼中光芒闪烁,那一刻他好像抓到了什么。

    那长久以来让他儒道再无任何精进的滞涩,好像通了。

    门内。

    状元郎仍有不服:“儒道本就该是凡夫俗子的楷模,我们的目标是太平盛世,自然要严于律己,我看你所说的都是歪理邪说。”

    面对质疑,郑州丝毫不慌,他敢站在此处,就有底气做支撑,这个世界的儒道比起他的前世其核心要义低劣幼稚。

    但因为能联通天相增补自身,故被研究。

    若无异象支撑,儒道可能早就亡了。

    郑州好歹也是背过论语的人,岂会怕这种质疑?

    “连凡夫俗子都当不好,还想做楷模?你凭什么自视甚高?你凭什么自诩可做领军者?我来问你,若论对大宋的贡献,你有田间地头的农夫更大吗?”

    “自视甚高,轻视他人,自诩与众不同,就是你所认为的太平盛世嘛?若真就是太平盛世,不待也罢!”

    郑州真情流露,他前世最厌烦的就是所谓文人风骨。

    倒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

    而是文人墨客视天下众人皆是愚钝待开化之人的桀骜。

    凭什么啊?

    不仅蠢还很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