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第(2/3)页

    当他选择放弃郑州时,便下意识地想要隔绝与郑州的所有联系。

    学堂内。

    郑州面对着形色各异的学子,嘴角抽了抽。

    这个世界的大宋与郑州前世的古代并不一样。

    这里的女人也是有参加科举权利的。

    大宋朝历史中,有不少女官,其中名垂青史者,亦不少。

    而且大宋的国子监培养意味更浓。

    故并不设限。

    只要是有培养前途的箐箐学子,一并收入囊中。

    算是大宋国立最高学府。

    因这原因,学子年龄也层次不齐。

    郑州就发现有几个两柄斑白的老者,眯着眼睛,试图看清他的模样。

    “王大人今日有事,他所负责的课业由我代为讲授。”郑州不太专业地说。

    “你们之中应该有不少认识我的人吧?”郑州似笑非笑地问。

    原主的身份在东京城属实不一般。

    而且,他也曾凭郑临沅的关系来国子监研习过一段时间。

    最后还是王文公实在忍受不了郑州对国子监气氛的侵害,找了个理由,令其退学。

    所以。

    在这些人中,认识郑州的人,真的不少。

    可敢于直说的人却是没几个。

    “都不敢说?”

    “连仗义执言都无法做到,还自诩研习儒道?”

    “别丢人了,好嘛?”

    郑州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

    除却那些两鬓斑白的老者,学堂里还有不少血气正旺的年轻人。

    他们自科举冲出重围。

    以神童才子自称,没被大宋官场消磨,还持着些先天正气。

    简单来说就是足够莽。

    不怕死。

    “郑公子的大名,我们当然知道,堂堂东京城最大纨绔,又有几人能不知晓?”

    “郑公子为了在此露脸,应当花了不少钱吧?”

    “何必呢?将这钱给我,我保证能请数十个专业演员,让郑公子过把大儒瘾。”

    这嘴可真够欠的。

    读书人要是喷起人来,真没其他人什么事。

    比如说郑州前世的国服第一大喷子周树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