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四 佛理-《逆宋》
第(2/3)页
“这样的人,定然是一个具有大智慧,不受世间羁绊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像这样的人,通过修行之后,心里不再有‘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他不会固守一个死道理,不会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代表,也不会认为世界是虚无的、没有真理和道理可言的。这就是得道的一种体现。”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或者从某种权威的理论出发去认识事物,这都是唯心的。”
“所以,既不能迷信一种理论,也不能认为世界毫无规律可言。所以佛爷常说,座下的诸弟子,要知道我在给你们讲某一个道理的时候,就像船夫要用船把你们渡到对岸去,你们不要过了河,还把渡你们过河的船背在身上。”
“所以佛理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何况讲佛理时所举的那些例子呢。”
“即便照佛爷的规矩修行,也还有那些将渡船背在身上的人,更何况那些只是平日念佛的人呢。”
农舜在体会这些话的道理,伍晓波却像听天书一样,反正你话多,你有道理。
县尊却面色一凛,居然没有难到这僧人,莫非他真的是苦行僧?
思虑一会,县尊又说到:“大师既然对佛理认识如此深刻,现在当找到真理,或者离真理不远了吧。”
丹朱轻轻摇头:“回大人,贫僧不知道理解的是否正确,所以才要去圣城惹萨朝圣。”
“按贫僧理解的佛理,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普罗大众日常所有的真理,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也没有什么真理是佛爷可以说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佛爷所说的真理,不是随便可以模仿和宣讲的。”
“这就好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此一时彼一时,真理也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