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六 压力-《逆宋》
第(2/3)页
杨延定低头没有说话,按照他的设计,那些豪商大贾不过有点钱而已,翻不起什么浪来。
但现在看来,事情远远超出他的估计。
豪商大贾背后,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
柴宗训又转而望向慕容德丰:“慕容兄可有何高见?”
慕容德丰说到:“如今之势,唯有废除高征税,让那些商行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不可,”杨延定驳到:“治国之道,最忌朝令夕改,高征税于社稷来说,只有好处,并无坏处,只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垂死反抗而已。”
“杨大人,”慕容德丰说到:“如今各种议论甚嚣尘上,高征税的确有好的一面,但坏处却也并不少。”
“从推行开始,社稷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治国虽忌朝令夕改,然社稷一直动荡,便是我等之失职。”
柴宗训沉吟一会:“失职倒算不上,只是此项国策如今看来,的确是利弊兼办,须得设法将利扩大,将弊减少,如此方能推行下去。”
“臣附议,”杨延定说到:“当年组建造作局研制火铳火炮,穗都港扩建招标等等,哪件事不是困难重重?”
“但事后无一不证明皇上英明。”
“如今百姓不过被豪商大贾煽动而已,我就不相信,他会真的放着每年几十万块的收入不要,将商行关门。”
慕容德丰说到:“可我们不敢赌,万一豪商大贾真的将商行关门歇业,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这个责任谁承担得起。”
杨延定正色到:“皇上,倘真有那一日,请斩臣头,以谢天下。”
杨延定摆出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况且医保司现在正需要用钱,柴宗训也只能跟着他赌一把。
虽然有如此魄力,但杨延定的日子真不好过。
先前杨家一门忠义,为朝廷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说起杨家,大周不论是谁,都会称赞一番。
但现在说起杨家,都在议论老令公一生清正,怎地生了这么个忤逆子。
还好杨业和佘老太君深明大义,看出这税收用来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看病,孩子教育和出行问题,实是利于千秋的良策,所以不仅没给杨延定压力,反倒帮他承担着部分压力。
杨延定心中感激,也暗下决心,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将这高征税完成。
刚刚在御驾面前讨论完回到家中,三弟杨延光和四弟杨延辉便迎了上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