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九 继续-《逆宋》


    第(2/3)页

    农舜说到:“革命自然是有危险的,但我觉得,眼下各州人心浮动,如果画像真的传遍,会更有利于我们传播革命。”

    “百姓要革命,没有纲领,也不知道怎么革命,看到我们,不就等于看到纲领,看到革命方法了吗?”

    “我赞成阿舜的说法,”丹朱说到:“百姓之所以人心浮动,却还没有动作,就是缺少一个振臂一呼的人。”

    “倘我们前往,将百姓团结在周围,就那点守备的僧兵,完全不在话下。”

    杨延德说到:“我可派一都人马,隐藏于周围,随时协助你们。”

    农舜拒绝到:“我们毕竟来自中原,倘有大军前往,恐引致百姓反感。”

    “若寺庙僧众再加以歪曲,革命便会变为抵御侵略,所以还是暂且不要派大军,先让我三人鼓动百姓再说。”

    虽然担忧三人安危,但这是最简单成本也最低的办法,杨延德只好派出一都人马,在祁连山附近游离,随时应对危机。

    事实证明,大家都想多了。

    增丹只顾着逃命,哪还会顾及其他州。

    所以其他州只知道祁连州农奴造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谁也不知道。

    吐蕃的地形利于防守,却也不利于消息传递。

    很多事情都靠牧民的口口相传,所以不纳粮的口号,比军情传递要快得多。

    白树州虽然防守严密,但山沟沟里进去三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目下已有中原客商进入州境准备采买牧民手中的虫草和松茸,三人如法炮制,也跟着进了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