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 高征税-《逆宋》


    第(2/3)页

    “余下部分可置于义务教育司,学生自入学之日起,不论学习或者食宿均可免费,直到享受完教育。”

    “如此学生父母可放心创造机会,多读书也是普通人最大的出路。”

    “倘还有结余,可置于造桥,修路等基础建设,一来可提供更多役工岗位,二来更方便百姓。”

    “高税收入,应专款专用,任何情况下,其他各衙门不得挪用。”

    杨延定一口气将他的计划说完,慕容德丰抚掌到:“好,好,精彩,精彩。”

    “皇上,此乃利于千秋基业之举,臣请即刻施行。”

    柴宗训也颇为佩服,毕竟一个封建时期的官员,居然能想到这么长远的事。

    “二郎,”柴宗训说到:“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吗?”

    “回皇上,”杨延定说到:“臣于江南之时,时刻牢记圣训,要做老百姓喜欢的实事,为老百姓创造价值,百姓才会拥护,社稷才会长青。”

    “于那些豪商大贾来说,虽然高征税的确让他收入减少,但社稷长治久安,他才能持续有高收入。”

    “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常看病,孩子教育是头等大事,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忠于朝廷。”

    “如此全国一心,可保社稷万世基业。”

    这似乎是个办法,但柴宗训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他思虑一会:“此事牵涉过大,可先令吕蒙正多做正面宣传,看看天下臣民反应如何,再做定夺。”

    杨延定略有失望,因为这个想法在他心里盘桓了很久,如今既然有机会去实现,他自然不肯失去这个机会。

    “皇上,高征税当以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推广全国,倘有迁延,臣恐会生枝节。”

    柴宗训说到:“二郎,你也知豪商大贾多与朝中有牵连,可知高征税迅速推广全国,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回皇上,”杨延定语气很坚定:“为了大周千秋基业,为了社稷长治久安,臣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柴宗训摇头:“任何一项国策,都不是从上至下,而是从下至上的,等等,先等等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