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六 新人大学士-《逆宋》


    第(2/3)页

    翌日朝会,讨论朱镐的罪责。

    里通扶桑之事,虽查无实据,但依其言,观其行,必与扶桑有牵绊。

    至于包藏祸心之罪,早就有端倪,毕竟从君为天下纲一出来,他就在反对。

    先前要将朱镐抬进文德殿的那班臣子,为了撇清关系,纷纷要求将朱镐严惩。

    包藏祸心,里通敌国,两项罪名一起计算,竟要诛朱镐六族。

    不过柴宗训没想真的杀了朱镐,只将其革职,贬回原籍,永不叙用。

    事情很快平息,不过柴宗训也在考虑,的确需要增补一个大学士,以免有心人老是惦记。

    原本属意苏德祥,但他的承受能力太差,人也迂腐了些,的确不堪为大学士。

    但柴宗训又不想让群臣举荐,因为举荐上来的人,必然会为百官做利益代言人,一旦发生冲突,又是群体事件。

    只有他自己指定,臣子深感“皇恩浩荡”,拼命报效皇恩,这样才让人放心。

    他需要的是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处理国家大事,又听话,不结党营私的人。

    而且这个人还得在群臣中不一定要有威望,但得有一定的知名度。

    思来想去,柴宗训想到了翰林院承旨柳开。

    按唐中后期,翰林学士为相很常见,所以柳开若为大学士,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而且柳开还是当世的大诗人,虽然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上,柴宗训没学过他一首诗。

    但目下汴梁城里论起诗文,皇上化名的辛弃疾第一,翰林院待召苏轼第二,柳开第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