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四 百姓需求-《逆宋》


    第(2/3)页

    寇准说到:“国有明君,人人可堪宰相,君父失德,宰相于天下又有何焉?”

    这话说的冲得很,好在柴宗训对寇准有些了解。

    据正史宰,寇准为相时,丁谓为副相。一日俩人共同用餐,因寇准胡子长,沾了些汤水,丁谓好心替他去擦。

    哪知寇准不但不领情,反而还斥责到:“国之宰相,是用来替人擦胡子的吗?”

    丁谓讨了个没趣,事情传出去后倒成了笑柄,于是对寇准怀恨在心。

    后来丁谓与‘狸猫换太子’的皇后刘娥密谋,将寇准贬出了开封。

    像这种不变通,不近人情的事情,在寇准身上倒不少。

    柴宗训被他顶了一句,也不和他务虚,只问到:“寇准,你既熟读诗书,可知天下百姓所求?”

    “回皇上,”寇准说到:“百姓所求,碌碌者一日三餐,安居乐业;贪心者升官发财,名扬四海;更甚者,妻妾成群,世代富贵。一言以蔽之,幼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

    “太笼统了,”柴宗训摇头到:“宰相是这么看天下的?”

    “请皇上示下。”寇准抬头看了一眼,似乎颇为不服气。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百姓不为这些,还能为什么?

    柴宗训淡淡到:“朕以为,百姓最初的需求,来自于生理,譬如呼吸,饮食,睡眠。”

    “当这些初级的需求满足后,百姓就会有安全的需求,譬如自身财产不受损,掌握的资源不被剥夺,家庭和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