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八 侍中之争-《逆宋》


    第(2/3)页

    不过除了太后之外,还得看看符昭的意思,毕竟那些挟功自重的人,除了是太后的兄弟之外,还是符昭的叔伯。

    考虑了很久,不知该从何处切入,所以柴宗训一直没开口。

    没想到晚上休息的时候,符昭倒主动说起了此事:“官家,姑母今日找你了?”公开场合称太后,私底下她还是愿意叫太后姑母。

    “是啊。”

    “姑母轻易不出宫,找你必是有大事,为了爷爷的继承人吗?”

    柴宗训迟疑一下,反问到:“梓潼是什么看法呢?”

    符昭想了想:“我那些叔伯兄弟,倘是战场蛮力拼杀,倒个个都是好手。但之于治国理财来说,都不太精于此道。唯有五叔符昭义为人恢宏大度,却有些无断,当个副手倒还可以,却不适合独当一面。”

    柴宗训问到:“倘我另选他人充任侍中,梓潼会不会怪罪于我?”

    “怎么会呢,”符昭对到:“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才不配位,亦会有灾殃。倘另选才能之士充任侍中,也算是对符家的保护呢。何况官家常年东奔西走,只为了百姓福祉,我又岂会为了一己之私破坏这个局面。”

    这么说符昭根本不会反对侍中另选他人,柴宗训高兴的抱住她:“梓潼果然是朕的贤内助。”

    符昭轻轻挣扎:“别这样,孩子都那么大了,让人看着不好。”

    柴宗训说到:“谁说孩子大了就不能搂搂抱抱了?夫妻敦伦本是天经地义之事,谁敢说三道四?”

    只要符昭不说什么,太后那边可以慢慢拖,既是漕运不通,柴宗训八百里加急命刘光义派战船赶紧运一批粮食到汴梁先解燃眉之急。

    急务处理完之后,就该去看看赵匡胤啦。

    这几个月,朝堂上没有皇帝,没有宰相,也没有侍中,只有一个软弱的纪王柴熙谨勉力维持,曹翰从旁协助,好在并没有什么大乱子。

    得知皇帝亲临,赵匡胤下令开中门,鸣礼炮,并在下人的搀扶下拖着病体亲自到门口迎接。

    柴宗训一眼扫过去,赵匡胤比几月前消瘦不少,脸色蜡黄,双目无神。他赶紧上前一步:“朕是来探病的,倘因此劳动宋王以至病情加重,那朕的罪过可就大了,快些扶宋王回房去。”

    赵匡胤一副感激的模样:“臣缠绵病榻数月,只因心中惦念着皇上,如今得见天颜,臣虽死无憾矣。”

    “宋王正值盛年,何必说此不吉之言?朕还得宋王扶助好多年哩,快些回房,朕好好与你说说。”

    赵德昭迎了上来:“皇上请。”

    柴宗训忽然想起赵柔:“宋王病重,昭义郡主有没有回来看看?”

    赵德昭摇摇头:“臣也没想到柔儿会如此绝情,说什么既已入空门,便早就四大皆空,世间再无赵柔此人,她也没什么父王,更没什么哥哥。”

    “想不到她竟如此执着。”柴宗训叹了口气,接着问到:“宋王到底什么病,怎地几个月下来消瘦至此?”

    赵德昭嗫嚅几下,竟呜咽起来:“皇上,太医说父王是痰火病,这痰火病可是不治之症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