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 军火贩子-《逆宋》
第(2/3)页
“不光是卖火铳,”慕容德丰也笑到:“何大人恐怕还得召集工匠,日夜赶制火铳。”
何辉说到:“目下有了步枪和加特林火铳,普通火铳已可淘汰,再制岂非浪费?”
慕容德丰笑了一下,没有解释,柴宗训正想见识一下这时候的扶桑人,便说到:“卿与扶桑商贾约定之时,朕可在旁充个幕僚,朕倒要看看扶桑人如何出价。”
“臣遵旨。”
“卿等散去之后,尽快安排人手赶制教材,杨卿可回江南筹备学堂之事,朕希望入秋时可正式开学。”
毕竟是第一次火铳买卖,何辉没什么经验,待众臣散去后,他开口说到:“皇上,臣计算过了,当时因为技术落后,一把火铳的制造成本在三到四两之间,该给扶桑人报价多少合适?”
“三四两么?”柴宗训随口说了一句。
何辉忙解释到:“皇上当日严旨开模制造,所有的成本都在模具上了,先期造了一万把列装各军,后续造的数量也不多。倘今后能继续制造,可将成本大肆摊薄,压缩在一两以内。”
柴宗训淡淡一笑:“这火铳助朕恢复了故土,早已赚了个盆满钵满,倘扶桑人肯巴结于朕,送与他也不一定。”
何辉劝谏到:“皇上,此例不可开,倘送火铳与扶桑人,那些愿奉大周为宗主的苏禄、柔佛等国人,必定要闹事。国与国么,皇上既不愿为宗主,做生意时该赚的钱还得赚。”
柴宗训问到:“那卿以为定价多少合适?”
何辉想了想:“皇上,所谓生意,定然是有来有往,臣想先定个四两的成本价,与他慢慢还。”
“这批火铳可算是劳苦功高,”柴宗训笑到:“助朕收复河山,还要以成本价卖出去,帮朕在全国建立学堂。”
“皇上,”何辉说到:“除火铳外,技术老旧被淘汰的蒸气纺车可否售卖?”
“臣打听过,几个要买倘蒸气纺车的地方都不产生丝,倘将纺车卖与他,要织布还得从吴越和江南一带采买生丝,如此地方上又可赚一笔。”
柴宗训思虑一会。说到:“何卿,关于这些科技产物的制造和售卖,须得有个长远的规划。须得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售卖到国外的,必须是确认造作局将所有技术都吃透,的确被淘汰的。”
“臣遵旨。”
很久没到御街上闲逛了,人比从前似乎又多了不少。
除了燕云会馆,什么金陵会馆,江南会馆,吴越会馆,岭南会馆的又开了不少,而这一次与扶桑人的谈价,选在了松江会馆。
这些会馆多为方便当地官员和商贾之用,扶桑人对此次会谈十分重视,竟花大价钱将松江会馆包了下来。
何辉按照四品的规制,乘着大轿,前方鸣锣开道,排场摆得很足。
扶桑人也识做,在松江会馆前按本民族习俗举行欢迎仪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