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〇 募役法-《逆宋》
第(3/3)页
既是朝廷花钱,那钱从哪里来?自然是关税抵押银行贷款。
虽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其结果是全民承受,比先前老百姓当差,士绅免役要好得多。
况且基建一开,至少能提供上百万工作岗位,给无地的农民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当然,老百姓是没有通货膨胀概念的,他们目前只知道皇上圣明,免除了他们的徭役,把柴宗训歌颂得功兼三皇,德配武帝,什么文景,什么太宗,自然都不在话下。
而对于免役的士绅来说,差役还是募役,似乎与他们都不怎么相干,所以柴宗训的圣旨并未激起多大的水花。
现在就等着赵德昭银行账目出来,看看得加多少倍杠杆。
虽然钱是印出来的,柴宗训可不敢胡来,必须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小赵,银行今年赚了多少钱?”柴宗训有些激动。
赵德昭一副苦哈哈的脸:“皇上,银行蚀本了。”
“啥?”柴宗训简直不敢相信:“小赵,就算是贪,也得有度。绸缎庄可以说新进的货卖不动亏本,客栈可以说人客不多蚀本,你一个赚差价的中间商也能蚀本?”
“皇上,”赵德昭诉苦到:“你可冤死臣啦。自银行开办一年多来,臣夙兴夜寐,生怕有负皇恩。”
“中原承平二十年,这些年又风调雨顺,略有盈余的百姓都将银子存入银行避免盗贼;银行断了世家大族高利贷之路,这些世家大族便将钱全都存进银行。”
“百姓虽有借贷,不过周转而已,很快便会还上,一年下来借贷竟与存银持平。”
“虽然借贷利息高于存钱,但银行新开,借贷产生之利全用于银行基础建设,倘要盈利,恐还须等上数年。”
柴宗训虽然重商,但千百年来的观念很难一时之间改变。目下的大周,人人都有存粮备灾荒的想法。官府的钱,也不敢随意去借,万不得已借了也得赶紧还上。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
但银行存款多,便证明经济不够活跃,这个时候还没什么消费主义的说法。
不过这样的话,柴宗训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修个运河,相对于存款总数来说,不过毛毛雨而已。
“速召工部尚书林彦升进宫,朕有要事与他商议。”
这一段以来,林彦升都很闲,工部忙的是造作局,造作局有侍郎何辉署理,根本用不上他这个尚书。
而皇帝一年到头东奔西跑,既不修宫殿,也不造露台,虽然不能中饱私囊,但也落了个清闲。
林彦升匆匆进宫:“臣林彦升叩见吾皇万岁,未知皇上召见,所为何事?”
柴宗训指着舆图:“林卿家请看,朕欲开通幽州至广陵的运河,你算算得多少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