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八 发行纸币-《逆宋》


    第(2/3)页

    赵匡胤拿着一元纸币晃了晃:“仅此一张,就是雇工五日的报酬?”

    “对啊,”柴宗训笑到:“若是嫌少,可以一厘发放,五日便可得一千张。”

    赵匡胤摇摇头,一副不可思议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

    “皇上,”翰林学士冯平站了出来:“臣方才仔细研判,这一元和一厘的成本并无二致,为何一元便能等于一千厘?”

    柴宗训反问到:“冯学士能否告知朕,市面上一两银子为何等于一千二百文铜钱?”

    “回皇上,”冯平说到:“那是因白银比铜稀有一千二百倍,有他的价值存在。”

    “价值都是人为定义的。”柴宗训不是扮猪吃老虎的人,他习惯于将所有事情掌控于手心,所有早准备好驳斥朝臣的话:“冯学士饱读诗书,可否告知朕,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你要说子曰,诗说,冯平随口便来。但作为读书人,平日最为憎恨的就是与铜臭为伍,他怎么知道什么货币的本质。

    眼见他不开口,柴宗训接着说到:“货币的本质,是物物交换的媒介。”

    “三皇五帝之时,我汉家先民茹毛饮血,却也因地区之别,常须其他部落物产来维持生计,此时并没有钱或者银子之概念,只能以本部落物产进行交换。”

    “及至后来,物物交换不太方便,便催生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物产,此谓之钱的雏形。”

    “到秦皇一统炎夏大地,统一货币发行,历朝历代不断完善,才有了铜钱、白银、黄金等物之价值交换。”

    “由此可以得知,货币乃是让购买力量化之工具。”

    “至于一元和一厘之价值,就是购买力量化后之单位,离开实际应用场景,毫无意义可言。”

    “纸币的出现,就是令交换媒介去繁就简,更轻易的就能进行交换这个动作。既为媒介,无论纸张、亦或金银,还是贝壳或者木头,都可替代之。而就去繁就简一节来说,当下纸币无疑最为合适。”

    “譬如方才宋王所说,雇工五日薪酬为一元,此便是将劳动力商品化,一日劳动力换取两角钱,省去了你帮我一日工,我须得还你一日的繁琐。”

    “况纸币相较于金银,更加便于携带。而且它只作交易之用,必要时仍可以回银行兑换成金银铜钱。”

    一番大论下来,廷臣面面相觑,你把话都说完了,我们说什么?

    柴宗训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需要你们说什么,只要你们照我说的去做就行。

    “众卿可还有异议?”柴宗训问到。

    众臣还在消化他方才说的话,并无人开口。

    “既是这样,”柴宗训说到:“即刻昭告天下,今后大周境内交易,以纸币代替银钱使用。”

    与诏书一同颁布的,还有数道推广的圣旨。

    这个时候盐、铁、茶等物都是朝廷专卖的,且盐和铁是家家必用之物,柴宗训下旨,今后朝廷专卖的货物,只接受纸币交易。半年内以纸币购买者,价格可便宜半成。

    沿街商铺,凡以纸币交易者,减免一月税收;手工作坊以纸币发放雇工薪酬,也可减免税收。

    地方衙门,能将纸币最先推广全境者,县官升州官,州官升节镇,以此类推。

    反正刚刚收了世家大族三亿银子,柴宗训能可劲儿的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