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 赏钱-《逆宋》


    第(2/3)页

    赏武将之功,本与魏仁浦无关,但他听着听着眼色便越发难看。

    直到万华念完圣旨,众将仍有些意犹未尽,倒是曹彬率先反应过来,跪下大呼:“臣谢主隆恩。”

    征南唐实战第一功当属刘光义,但刘光义是在曹彬指挥之下,也就是说,第一功臣是曹彬。

    连第一功臣都跪了下去,其余将领只能跟着跪下去高呼‘谢主隆恩。’,只留魏仁浦一人矗立在前面。

    “魏枢相可是对封赏有异议?”柴宗训问到。

    “皇上,”魏仁浦说到:“将士们为国杀敌,岂能以银钱议功?倘他日败绩,是否只须罚没相应银钱,便可视为无罪?”

    柴宗训说到:“若有战败,仍以前例论罪。”

    “皇上,为何封赏却只有钱,罚罪却要杀头?”魏仁浦问到。

    不待柴宗训回答,曹彬便说到:“魏枢相之意,本帅不敢苟同。朝廷养士,自是要打胜仗。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若寻常不拿饷银,只在上阵杀敌时封赏,赏罚皆以银钱来定,倒还说得过去。行伍拿了饷银,自有你的一份责任。”

    “依本帅看来,打胜仗理所应当,打败仗自然要重罚。且胜仗后封赏并非是为赏功,而是激励将士们再创佳绩。”

    大哥开了口,小弟曹翰也随即拱手到:“臣附议。”

    魏仁浦并不理他二人,仍只是说到:“皇上,上阵杀敌之将士能以首级议功,那些文书主簿等人呢?他们不曾上阵,但倘是无有他们,军情如何传递?往来公文有谁处置?”

    说到底,魏仁浦还是为了军中的那些文职,柴宗训反问到:“以魏枢相之见,该如何赏赐?”

    “回皇上,”魏仁浦说到:“臣等读书,只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从未教授臣等以诗书换银钱。”

    这意思还是对用钱赏功不满,柴宗训又要不耐烦了:“枢相,朕且问你,你本不事生产,若无银钱换来米粮,你如何生存?即便你的禄米足以养活一家人,可你看的书,用的笔墨纸砚,哪样不用银钱换来?”

    “朕赏赐银钱,统一标准,便是为免禄米等物价值不一从而出现赏罚不均的情况,今后赏功皆照此行,其余赏赐,朕看就此蠲免了吧。”

    曹彬再次跪下高呼:“吾皇圣明。”

    一干臣子也只能跟着高呼:“吾皇圣明。”

    魏仁浦简直气得不行,这些武夫大字不识一箩筐,一个个都像掉在钱眼里,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其实这些武将也没办法,毕竟第一功臣曹彬都没说什么,其他的人哪敢开口?

    而柴宗训也是误打误撞,刚好赏赐给了曹彬最喜欢的东西。

    曹彬本是书生入伍,历史上武将功高震主,或是行迹让天子猜疑的例子不胜枚举。

    便是封公封侯,给了免死金牌,到时候要收回要砍头,也就是一个圣旨的事。

    若要保住富贵,不如拿到钱多买些地,或者藏起来给子孙后代慢慢花,怎么算也比封公封侯要长久一些。

    “皇上,”魏仁浦大呼到:“若皇上不能赏罚一致,今后还有哪个书生愿军中效力?”

    柴宗训不愿被魏仁浦激起其余武将一起闹事,毕竟取消了爵位,心中有些没底,于是他说到:“既是魏枢相觉得朕赏罚不一致,枢相便亲拟一套赏罚之策来,若得朕意,便即昭告天下,照此施行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