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 贴加官-《逆宋》
第(2/3)页
“还有,招标之事,本是皇上下旨命慕容郡公在岭南施行,并不算有损皇家威严,你何苦做这恶人?虽说二品大员死于牢中,朝廷定会追查,但似你这般忤逆皇上旨意,死了也就死了,谁会管你?若我是你,即刻便出狱,监理穗都港,回覆皇命才是要务。”
心中这口恶气出不了,林彦升怎甘心出去?
但关了这么久,只来一个拉偏架的杨延定,继续关下去恐毫无意义。
若是真被贴加官或布袋加身而死,岭南山高皇帝远的,可划不着。
思虑良久,林彦升才说到:“为覆皇命,本官可以暂且出这大牢去港口监理,但他日回汴梁,本官还是要参他慕容德丰。”
“这才对嘛,”杨延定说到:“想参慕容德丰,首要的是活命,再就是监理好穗都港,回了皇命才能参嘛。”
出了大牢,慕容德丰自是赔礼道歉,林彦升却趾高气扬的去了工地。
出于对慕容德丰的气愤,他对穗都港扩建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是一般的高,一不小心就搞出个百年工程。不过他没意识到,这是帮了慕容德丰的大忙。
而他们所有人都没意识到,慕容德丰关了朝廷二品大员,经杨延定处理后事情不了了之。由此朝臣们形成一个默契,慕容德丰是参不倒的,参他还有下狱的风险,所以还是少惹为妙。由此慕容德丰终于可以不受任何羁绊,能在岭南放开手脚大干特干。
岭南扳不倒慕容德丰,都察院插不进手,朝廷的财政大权有一半掌握在符彦卿手上,赵匡胤这才意识到,皇上织了一张网,使他的权力越来越小。
要挽回颓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送赵柔入宫。但他此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召来赵德昭和赵柔共同商议。
“柔儿,先前你叮嘱为父要从长计议,可目下为父处境越来越尴尬,若再由皇上打压下去,赵家富贵恐不保。”
赵德昭说到:“谁能想到皇上一个都察院,将我们的所有计划都给打乱。父王,以孩儿之见,皇上并非是打压于你,是他只想要听话的臣子。父王经常反驳与他,他自然想方设法安插听话的人。”
赵匡胤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安心做皇上的提线木偶?想当年本王叱咤战场,先皇对本王一直礼遇有加,若不是当年你二叔的事,本王何至于此?”
赵德昭笑了笑:“父王,所谓福祸相依,近些时孩儿想了想,若非二叔当年攻打皇城,还不一定有父王今日之富贵。”
“父王试看当日同时封王之慕容延钊,目下已处于半隐退状态,只屯兵淮南吓唬李煜而已;韩通因上次出征岭南,已然丢掉汴梁留守的位置,侍卫司已有一半人马不听他调动,在朝中除了侍卫司荫封出来的官员,也并无人听命于他。先前因与慕容延钊同时率兵去往淮南,以至于韩智兴关押大牢都无法相救。”
“相反父王虽无兵权,却掌握了一半以上的朝臣。便是有兵权,可打得过曹彬杨业?还有灵州潘仁美,孩儿听说他在王著的调度下,已然开始出兵西域,欲打通河西走廊。这些人都是皇上死忠,任谁也不可夺其志。”
听到这里,赵匡胤问到:“大郎是让为父就此算了?”
赵德昭摇摇头:“父王,孩儿的意思是,在没有机会的时候,适当隐忍,等待机会出来再全力一击,争取达到目的。”
赵匡胤叹息到:“只能说权力会让人中毒,先前皇上命本王总揽朝政,虽忙点累点,有时也会和皇上争执几句,却也不亦乐乎。如今本王权力一点点收缩,也没那么忙了,反倒深感不安起来。”
“本王何尝不知隐忍,但眼下态势,若再不奋起抗争,只怕不出数年,本王便是个泥塑木雕的宰辅了。”
一直未曾开口的赵柔说到:“父王,既如此,你何不按先前计划,联络群臣上书,劝谏皇上充实后宫,早诞子嗣以固国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