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 盟约-《逆宋》
第(2/3)页
柴宗训不再追究刺杀之事:“既如此,朕今日便与国主缔结盟约如何?只要缔结了盟约,朕即刻便派人护送国主返回,以期尽早动工。至于刺杀之事,朕日后再详查,若真与冯卿家有关,还请国主不要护短。”
早知道修复大庾道便可回国,何必在此担惊受怕,太师误我。
“还请皇上拟定盟约条款,臣即刻盖上印章。”李煜执礼到:“倘太师真与刺杀案有关,臣定将他的人头送上。”
“好,国主果然深明大义。”柴宗训说到:“至于盟约条款,倒也无甚紧要的。国主修复大庾道,过往商旅赋税由国主自己定,只是国主既然要修,岭南境内尚有一段也须修复,不如一起修了吧。不然只通了江南一段,也无甚作用。”
此时李煜只要能回国,便是让他开一条运河都会答应:“皇上放心,臣定将让整条大庾道畅通无阻。”
柴宗训又说到:“朕还要与国主议定一个日子,就以一年为限如何?若一年之内国主不能修复大庾道,朕便要以岁币增加十倍惩罚,如何?”
只要不打仗,怎么样都行,李煜低头到:“臣遵旨。”
“甚好,甚好,”柴宗训拍手到:“朕本欲宴请国主以贺达成盟约,争奈国主不服汴梁水土,那便请国主尽早准备,朕派侍卫司护送国主回江南好好调养。”
“臣谢主隆恩。”
出了大殿,李煜便埋怨上了:“太师,你这一手刺杀实在太过凶险,寡人差点就回不去了。”
冯延巳辩解到:“国主,皇上并无实据,他只是拿这件事,以势压人,逼国主同意修复大庾道而已。”
李煜长出一口气:“寡人与王叔皆首肯修复大庾道,只因太师你一直从中作梗,才引致此次虚惊,回到国内,寡人可要惩治于你。”
“国主,臣一片丹心,只为了大唐社稷。”冯延巳说到:“况臣之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李煜有些不耐:“太师勿要再说,寡人觉得王叔的话甚有道理,若我大唐军费充足,王叔能将我大唐兵士练得如中原背嵬军一般,那这天下,寡人还有何惧哉。”
李煜一走,柴宗训当即下令:“速传鲁王、齐王进宫。”
慕容德丰问到:“皇上是否要命二王陈兵江北,威慑南唐,避免其反悔?”
柴宗训笑到:“还是慕容兄知朕心意。”
慕容德丰又问到:“既是威慑,为何不派杨令公和曹太尉前去?背嵬军与控鹤新军一个眼神,臣敢保李煜便会吓得尿裤子。”
“真是那样反倒不美,”柴宗训笑了笑:“朕要的是督促李煜尽快修复大庾道,又不是要攻占南唐。鲁王与齐王二人老成持重,必要时又可随机应变,无须两地往返传递信息从而因耽误时间造成误判,一年后大庾道修复成功,二王自可回朝。”
意思就是韩通和慕容延钊两个老江湖,和李煜处理起关系来经验要丰富一些。
不几日,韩通和慕容延钊率十万大军护送李煜自汴梁出发,一直到淮南,由南唐兵士将李煜接回。
站在江南的土地上,李煜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前来接驾的李景达执礼到:“臣恭迎国主。”
李煜上前扶住李景达:“王叔,寡人在此见你,竟恍如隔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