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 犹豫不决-《逆宋》
第(2/3)页
冯延巳打的如意算盘,看情形李煜是不愿意的,若李景达跟着不愿意,便将此事奏与中原皇帝知道,正好是大功一件。
倘李景达愿意,便是忤逆国主意思,正好撺掇国主废了他,如此他冯延巳便能大权独揽了。
李煜哪想得了这许多,同意到:“便说寡人以为此事当有阴谋,不同意此事,为避免中原将寡人扣留,还请王叔设法营救。”
趁着等信儿的时间,李煜倒还真的领略了一下汴梁风物。
与前几年相比,汴梁城里的人又多了不少。特别是晚上开夜市的时候,街上摩肩擦踵好不热闹。
侍卫司的兵马不时巡逻过去,保证了街面的平安。
一直到丑时,酒肆里还有猜拳行令的声音传出,好一片太平景象。
而冯延巳比李煜还要忙,借着打探消息的由头,一一拜访先前在汴梁城结识的熟人,譬如赵匡胤、以及先前入贡时有过交往的礼部、鸿胪寺的一干官员。
焦急等待数日之后,李煜接到了李景达的回信。
李景达的看法正好和李煜相左,他极力赞同修复大庾道。
若大庾道一通,南唐的瓷器、丝绸等等货物便可远销海外;中原物产欲运抵海外,须经过虔城关卡,正好收一道税;海外之物欲进中原,一样也要交税。如此一本万利之事,应当一口答应。
至于阴谋,大庾道在南唐境内,谅中原也耍不出什么诡计来。
至多便是修通大庾道后,中原若要攻唐,便多了一个出兵方向。但只要南唐修通大庾道时设立关卡,届时只要水陆路一封,岭南兵士便是插翅也难飞进来。
李景达还有一个建议,既然中原急着修通这条商道,可适时提些条件,譬如南唐征发民夫,而中原出钱粮,共同修建。
李煜原本优柔寡断,虽然自己不愿意,但中原皇帝紧逼,作为南唐擎天一柱的李景达也赞成,内心里便有了答应的想法。
冯延巳只得了李煜的心意,急得没法。如果南唐同意修复大庾道,促成此事的李景达必然会全权负责,届时不管是联络中原,还是国主面前,必然强过他冯氏一头,可他又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阻止此事。
正着急的时候,却见宋王府的下人来到馆驿:“冯大人,我家大人有请。”
我家大人,那便是指赵德昭。
中原谁都知道,赵德昭和慕容德丰以及董遵诲三人,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将来宋王鲁王齐王老去,必是这三人接班。
提前与其打好关系,倒也未尝不可。
下人带着冯延巳到了仁德山庄,此处乃是赵氏私家庄园,当年赵匡义也是在此密谋指挥攻打皇城之事。
赵德昭亲自站在门口迎接:“在下久闻冯大人之才,所以特着人请来一叙,冒昧之处,还请冯大人见谅。”
“岂敢岂敢,”冯延巳客气到:“上次在下拜会宋王,本欲与赵大人一见,哪知赵大人竟不在府上,原以为赵大人忙于公务,此次入贡恐难相会。今日得见,实乃三生幸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