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八 弹劾-《逆宋》
第(3/3)页
“什么办法?”
“你我二人可上书弹劾魏王,藐视亡命,纵容部属搜刮地方。”向兴洲说到:“只要奏折递上去,不就能证明你我清白了吗?”
韩智兴直摇头:“你有几颗脑袋,敢弹劾魏王。”
“现时正是京察风头上,若不弹劾,我等即时便要掉脑袋,私扣奏折可不是闹着玩的。”向兴洲说到:“若是弹劾搏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韩智兴仍在犹豫,向兴洲继续劝到:“朝中王爵,如鲁王、齐王,哪个不是经常被劾?再说你我本就是御史台的,虽只是主簿和录事,但纠核百官不正是御史台职责所在么?便是所劾有误,皇上也不会杀言官,顶多将你我训斥一顿。”
“掉脑袋和训斥一顿,孰轻孰重?”
听到这话,韩智兴不再犹豫:“那就上书吧。”
上书之前,二人还得找赵德昭把话说清楚:“赵大人,我二人暂时未找到记录,不过我二人敢上书弹劾魏王自证清白,这算不算过了查察?”
赵德昭说到:“不成,若非应付京察,你二人岂会上书弹劾魏王?皇上问起来,岂非将我轻核尔二人之事暴露?”
向兴洲为人比韩智兴机灵一点:“非也非也,赵大人,我二人早看不惯魏王之跋扈,先前未劾,只因御史台有侍御史,目下很多侍御史被征调协助京察,我二人不得不出首仗义执言,与我二人被查察无关。”
翌日一早,柴宗训便接到侍御史上呈奏折,御史台主簿韩智兴、录事向兴洲联名弹劾魏王符彦卿纵容部属搜刮地方,为其敛财。并在东窗事发后置皇命于不顾,继续指使部属鱼肉百姓。
御史台言官本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弹劾符彦卿的奏折,柴宗训也常能接到。
但这次就不同了,这可不是言官的奏折,这是一个御史台管盖章,一个管誊抄的官员的奏折。
而且这两个人,柴宗训很有印象,就是纨绔子弟。
目下正在京察,莫不是二人为了蒙混过关,所以特意上书言事?
可为了蒙混过关,不更应该低调行事吗?还敢弹劾魏王?
莫不是符彦卿真的指使部属鱼肉百姓?这次京察,难道要搞掉一个王爵?
此事令柴宗训不得不慎重对待,思虑再三,他决定先接见二人问明情由。
一个奏章,原本只是要有个交代,没想到皇帝却要见二人。
先前便已传开,写下《元夕》、《问世间情为何物》等传世佳作的辛幼安公子便是皇帝,韩智兴、向兴洲二人为此好一阵惴惴不安,毕竟当日游湖之时,二人对辛幼安可是傲慢得紧。
但事已至此,不管如何都得硬着头皮一见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