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七 招供-《逆宋》
第(3/3)页
韩通摇摇头:“如何统领所言,一切只能但凭天意。”
众人一阵失望,向承甫说到:“鲁王,似我等亲近之人,知此次京察乃是皇上动了真格,鲁王无能为力,可那些稍疏远一些的呢?定会怨怼鲁王,于将来可是大为不利。”
“再者,我等战场拼杀,便是为子孙后代可以安享富贵,如今这富贵却须兢兢业业才能保住,如此富贵,于我有何哉?”
“就是,”向拱跟着附和:“皇上未免也太刻薄了些,历次出征都带着铁骑军和控鹤军,现在还建了什么背嵬军,于侍卫司来说,不仅建功立业的机会少,如今却被尽皆褫夺,唉…”
“休得胡言,”韩通喝到:“京察乃是维护社稷,造福万民的好事,尔岂可轻言犯上?”
“鲁王,”向拱说到:“非是末将犯上,如今军中怨声四起,末将快压不住了。”
韩通沉吟半晌:“尔等且先回去,本王再想想应对之策。”
王府中众人散去,即刻有密探将此事报与董遵诲,得知消息的董遵诲连夜进宫。
“你是说侍卫司将领齐聚鲁王府?”柴宗训问到。
“回皇上,是的,”董遵诲说到:“据密探回报,侍卫司将领为掩人耳目,趁夜进入鲁王府,一直商谈到半夜才各自离开。”
柴宗训沉吟一会:“老董,依你之见,他们在商谈什么?”
“回皇上,”董遵诲说到:“臣不知,亦不敢妄加揣测。”
柴宗训又问到:“侍卫司各军有何异动?”
董遵诲说到:“回皇上,目下各军多怨怼之声,倒也并无异动。”
正史载韩通在陈桥兵变中为保卫汴梁阻挡赵匡胤回师而死,目下已过十年,历史早已改变,柴宗训也有些吃不准韩通会不会有异动。
思虑片刻,柴宗训又问到:“老董,如果你是鲁王,面对此次京察,会怎么做?”
董遵诲犹豫一下,柴宗训说到:“朕恕你无罪。”
“皇上,”董遵诲说到:“若臣是韩通,定会觉得皇上不公。”
“为何?”
“此次京察,”董遵诲解释到:“汴梁最有权势的三王,齐王慕容延钊早早部署,将亲近之人全调往无关紧要之处,待京察结束便可调回;宋王赵匡胤,其子赵德昭协理京察,唯有鲁王韩通,一无部署,二在京察衙门无人,只有等待宰割的命。”
“至于外任的魏王,女儿是太后,孙女是皇后,任京察如何查察,最终都可保无事。”
柴宗训说到:“可魏王府本族子孙多半能自守,属官冲击京察衙门已被朕所擒,只待赵德昭问明案情便依律治罪,这还有何可言?”
“皇上,”董遵诲说到:“你说的是事实,鲁王也能看到,可人心是这世上最难测的东西,分明齐王宋王魏王皆与京察衙门能扯上关系,偏偏鲁王不能,让他如何心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