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20章孔明:我投降!投降还不成吗?! 旭日东升。 金色的朝阳,洒在了公安城头,也撒在了城头守城的士卒身上。 除了士卒们搬运守城所用的滚石、擂木时的脚步声,城头上一片寂寥。 冬日的暖阳, 能暖热士卒们的身躯,却暖不热他们的心。 望着公安城外,长公子那连绵无尽,汇聚如云的军营,所有人的目光中都满是惶然与不安…… 长公子数万大军昨日已经过了江,乃至兵临城下。 城外无论是水师还是步卒,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纷纷让路。 昨晚城内更是发生了营啸!! 大批士卒哗变!! 虽然被糜竺大人领兵强行给压了下去…… 但依旧有五千人拼死逃了出去,向长公子投诚。 这就是人心所向…… 这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公安城下的事,就像是一块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了一众士卒的心头。 “长公子即便今日不攻城,明日不攻城,可长公子的耐心总有耗完的时候,若再不开城迎长公子……”一名士卒正低声抱怨着,忽然被身侧早已闭嘴同伴狠狠拉了拉衣袖。 那士卒茫然抬头,瞬间脸白了…… 诸葛军师不知何时就站在了自己身前! “军心动摇,人心涣散呐……”刚才那几名士卒的议论,诸葛亮全听在耳中,但并没有去责怪他们。 刘武自过江以来,没有放一箭一矢,可他对公安城带来的打击,却远胜千万支雕翎箭! 再这么下去, 只怕公安城真的要不攻自破了! 诸葛亮捏紧了羽扇…… 不成, 自己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公安城,落入刘武手中! “诸位将士!” 诸葛亮提高了声音,城墙上所有的守城的士卒都纷纷看了过来:“亮知道,有不少人看了长公子写给我的那份信……” “然则亮自出山以来,一心为刘皇叔匡扶汉室之大业谋划,绝无二心,此心天地可鉴!” 诸葛亮的声音,在城头上四下飘扬:“非是亮不愿扶保长公子,实是主公此时尚在人间……” 孔明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只能硬着头皮编瞎话了:“不久前,已有斥候回报,在江北看见了主公的踪迹!” “只是主公受伤在身,此时正在养伤,不得回转公安城……” 主公还活着? 霎时间, 城头上许多人的眼神都亮了。 他们之所以愿意迎刘武回公安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刘皇叔此刻生死不知,下落不明,孙曹大军压境,荆南无人主持大局。 现在诸葛亮忽然告诉他们刘皇叔还活着,当下不少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希冀。 但更多士卒的眼中,却疑虑更甚。 若主公当真无恙,为何孔明早不说出来稳定人心,直到今日才说出此事? “前番主公过江时,有关张两位将军护卫,亮亦暗中派遣陈叔至领五千精锐过江,有此等猛将精锐随行,主公如何会有事?” “如今主公尚在,我等便要献城投长公子,待主公归来之日,我等又当以何面目去见主公?!” 诸葛亮言辞诚恳,不少士卒心头动摇。 如刘皇叔确乎还活着,那他们此刻投了长公子…… 哗!~ 正在此时,城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有士卒忽然指着城外大喊:“咱们的水师上岸了!” 如今刘武扎营公安城外,荆州水师如何会此时上岸? 诸葛亮愕然望向城外…… 大江之上, 打着荆州旗号的水师大船, 驶过汹涌的江涛, 缓缓靠岸, 甚至紧挨着刘武的战船停靠。 两万荆州士卒, 如黑压压的潮水,涌下巨舰战船! 轰隆隆!~ 荆州水师士卒,轰然向刘武军营而去。 几乎与此同时,城外的五千步卒亦手执枪盾,大步向刘武军营移动。 城头上所有人都看呆了,这些人要干什么? 难道, 难道他们要和长公子拼死一搏么? “这,城外的同袍难道要和长公子拼命么?” “最前面的那道身影……那是,那是孙乾大人?他也冲在了最前面!” “不好,孙乾大人怕是要以死明智,以彰对主公的忠诚之心!” “何至于此!长公子终究是主公亲子,孙乾大人,未免太过刚直……” 公安城外, 疑似孙乾的那道身影,大袖挥洒,昂然走在了水陆大军的最前方,直往刘武大营而去。 见证这一幕的守城士卒们,无不心下动容。 第(1/3)页